海南省东方市第二中学 陈毅松
课堂提问是政治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好的提问对学生具有启发作用,能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积极探求问题的结论,是教师和学生课堂互动的桥梁和纽带,对课堂设建具有牵引作用。特别是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们追求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更喜欢采用提问这一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如果对提问这一手段认识和把握不好,就可能出现提问形似神不似的情况,步入提问的误区。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政治课提问的误区及对策试作探讨,与同行交流。
一、提问的误区
1、提问没有明确的目的
课堂上教师提问没有明白这样问的目的,随意发问。一位教师上《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课,在该课中有一个相关链接的材料,说的是传统美德也应与时俱进。材料说南京路上好八连以前的“三件宝”(草鞋,纸糊信封,针线包)已被现在的“新三件”(学习包、U盘、阳光卡) 所代替;过去讲节约要求做到“五个一”(节约一分钱、 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两煤), 现在提倡个人消费要做到的是“五个一点”(日常消费花一点、文化学习用一点、孝敬父母寄一点、希望工程捐―点、自已备用存―点)。 授课老师用提问的方法处理这段材料,她让学生看着课本,然后提问:“三件宝” 是什么?学生看着课本将答案读出;老师又问:“新三件” 是什么?学生照样答出;老师又再问“五个一” 是什么?,“五个一点” 是什么?学生照样画葫芦,看着课本将答案读出。在这个实例中,老师提问的目的是什么?老师并没有弄清楚。为问而问。我想,授课老师之听以热衷于这样接二连三的发问,原因是为了让学生说话,让课堂热闹,达到听谓的“互动”。 然而,这实际上是对互动的不正确理解。
2、所提问题浅白易懂,缺乏实质意义
教学实践中,老师喜欢提问那些浅白、易懂,无须思考、探索就能回答的问题。如“是不是啊?”“对不对啊?”等,这样,学生的回答必然是“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与答之间缺少一个思维过程,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榨小的通道,缺少发散和生成。
3、老师的提问有现成答案
实践中常见这种情形,老师让学生看着课本,然后提问,学生看着课本将答案读出,问与答过程完成。一老师上《走近法律》这一课,他在讲授法律的特征这一问题时,让学生对着课本,提问:法律的特征是什么?学生看着课本读出特征之1、2、3点。无独有偶,另一老师在上《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课时,她用多媒体手段在屏幕上显示出中华文化的特点:源长流远,博大精深。紧接着提问: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看着屏幕将答案读出。更有甚者是,有个老师为了应付听课,课前跟学生说老师要问这些问题,你们要这样那样回答,以免冷场。老师采用这样的提问获得表面上的课堂的“热闹”而忽视了提问的实质问题,把提问推向“形似神不似”的境地。
4、所提问题难度太大,学生无所适从
老师提问不考虑学生的文化程度,生活经验,理解能力,提了些大、难的问题,学生如鸭子听雷,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影响教学效果。有老师授“搭起文化的桥梁”这一问题时,老师直接提问:什么是文化?其实八年级学生目前的文化程度是不能给“文化”下一个定义的。这就如问什么是人?什么是猪?什么是政治一样,看似简单而实际上不好回答,出现的结果必然是课堂“鸦雀无声”,老师打了冷弹,冷场不可避免
5、老师提问的对象过于集中。
老师的提问只顾少数优秀生,忽略多数后进生。笔者所在学校每班学生至少80人,有的老师提问时总是指向几个尖子生,其它学生被忽略了,老师不恰当的提问方法把多数学生排除出局。挫伤后进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6、粗放提问多,开放性问题提问比例少。
实践中,老师提问多属粗放型问题,思考价值不高,发散性不强,拓展性、探究性问题,发现型、创造型问题等开放性问题太少。不利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
7、老师提问后不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不会有效倾听。
实践中有的老师提问后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已去做别的什么事情,对学生的回答不做评价,甚至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后继续站着,老师也不知道,挫伤学生的感情。
二、应对的策略
1、缜密设计,明确目的。
老师上课前要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缜密设计提问问题,弄清楚问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何时问,问谁,如何评价等问题,同时对提问后可能岀现的情况(学生反应)做好预测,以便应对,不要“走一步,放一枪”, 随意发问。
2、所提问题要有适当的难易度
问题太难,学生无所适从,问题太易,缺乏思考价值,是提问的两个极端,我们应努力避免。以“跳一跳,摘桃子” 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以利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提问的目的。
3、正确理解“热闹课堂”与“有效提问”之间的关系,避免单纯为课堂热闹而提问。
实践中,那些先给学生答案,然后提问,或者让学生看着课本将问题答案读出,就算完成提问过程的做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说话,让课堂热闹。但是这样的提问缺少启发性,缺乏思辨、论争、思想碰撞等思维过程,使提问失去了实际意义,我们应努力避免。
4、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的回答要做出评价。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既然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那么提问也应当面向全体学生。那种只顾几个学生的提问方式是要不得的,时间久了,就会让学生觉得上课提问与我无关的感觉,后果是严重的,我们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娇正教学行为,采用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如提问全班,或简单点的问题让成绩差点的学生来回答等,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回答老师要注意倾听,并做出评价,评价以激励、赞赏为主,但对学生原则性的错误老师必须指正,以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5、注意增加开放性问题提问。
开放性问题具有能多维度思考,多视角审视,多条件存在和有多种解决方案的特点,发散性、反逆性强,学生讨论、回答能引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新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要目标,我们应注意开放性问题的提问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