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学校风采 > 详细页面

江苏苏州中学


2017年12月09日12:54 www.szzx1000.com

                 千年府学薪火传  

                                古韵今风文明盛

                                      ——江苏省苏州中学介绍

      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就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教育事业一直非常发达。公元1035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今苏州中学校址上创办苏州府学,首开东南兴学之风。据记载:“苏州府学是宋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官办地方学府,号称东南学宫之首。”尽管江苏省苏州中学的占地面积已无法与当年相比,但历经千年,办学历史未断,校址始终未变,格局基本保存,这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因此,苏州中学是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古城苏州的最具历史文化底蕴、最具人文魅力的文化教育瑰宝。

  从1035年到今天,苏州中学走过了近千年的历程,千年漫漫,风起云涌,姑苏城南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她血脉流贯、弦歌不断,薪火相传、桃李芬芳,在行进中形成一系列重要的历史节点,在苏州乃至江苏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记录。

  ● 1035年北宋名相范仲淹创办苏州府学
  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范仲淹捐出宅地,奏准皇帝后建造府学,并延聘当时颇具声望的教育家胡瑗担任教授,实施“分斋”教学,一时名师汇聚,他们的言传身教奠定了府学优良的校风。府学于是声名鹊起,为众目所瞩,所谓“劝天下之学,育天下之才”,开吴下风气之先。从此,苏州有了学校,苏州中学开始了“千年府学”的历史。

  ● 1713年清代理学家张伯行创设紫阳书院
  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理学家、江苏巡抚张伯行在府学中创设紫阳书院,从府学中选拔优秀生员入院,培养经学研究的高级人才。康熙、乾隆、同治三帝均赐匾嘉谕办学之功效。

  ● 1904年新学发轫
  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金石学家、江苏巡抚端方在府学原址扩建江苏师范学堂,国学大师罗振玉任首任监督,专门为中小学校培养合格师资。苏州中学“百年新学”的历史由此启幕。

  ● 1912年改办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江苏省公署颁令改江苏师范学堂为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 1927年爱国教育家汪懋祖组建苏州中学
  1927年,江苏省教育厅颁令合并省立一师、省立二中(草桥)、苏工专高中部及补习班,以省立一师三元坊原址为本部(高中部),草桥为分部(初中部),组建为第四中山大学区苏州中学,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汪懋祖任校长,设普通、师范、农师三科,并设有实验小学,推行杜威教育思想,且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1928年,改称江苏省立苏州中学。1933年,全省高中毕业会考,苏中学生获第一、二、三名,引起全国重视。

  ● 抗战八年矢志不渝,艰难办学
  八年抗战中,苏州中学先后迁校上海租界、常州、宜兴等地坚持办学。炮火声中,弦歌不断,教学同时,积极发展进步力量,为抗战培育人才。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特色,桃李芬芳
  苏州中学在旧中国经历了22年,在办学上形成了显著特色。解放前夕,学校规模为苏州各中学之冠,以师资强、制度全、要求严、活动多、质量高闻名东南。

  ● 新中国成立后17年承前启后
  新中国成立后,苏州中学在不断调整中发展。1952年,草桥初中部并入市一中,同时,东吴大学附中高中和景海女师并入苏州中学,改称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195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中学,同年也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4所重点中学之一。这17年中,苏州中学成为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高级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苏州中学先后改称东方红战校、苏州市第九中学。

  ● 改革开放,探索教育改革新路
  1978年,学校定名为江苏省苏州中学,成为省内首批恢复的重点中学之一。1979年,学校就正式以“打好基础,发展能力”为主题,拉开了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序幕。
  进入80年代,苏州中学积极建构“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大胆地提出了“文理兼通,学有后劲”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1985年,学校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创办了“大学少年班预备班”,探索对智力超常少年儿童的发现、培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从1992年起,学校开始以“推进特色教育,适应国际竞争”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举办了 “初中外语特色班”、“高中国际班”,以培养面向21世纪、富有创新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历史的传承在富有前瞻的思想指引下,愈发灵动光耀。

  ● 世纪之交,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
  这一时期,苏州中学进一步高举素质教育大旗,树立“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走教育现代化之路,将学校育人事业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