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教育新闻 > 详细页面

六部委严防中小学生沉迷游戏,游戏版号审批趋严


2021年10月31日09:39

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工作成果,将作为地方教育工作、学校管理工作成效的评价依据

近期,针对游戏行业的新一轮监管悄然启动,8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更加严格的新规将青少年接触游戏的时间限制在每周特定的三个小时。

    新游戏版号审批结果两个月未公布,监管重申青少年防沉迷。1029日,教育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从内容审查、时间限制、校内外教育配合和监管问责四个方面,要求各地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监管首要关注的仍是游戏内容治理,不得出现六大类内容。通知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加大内容审核力度,内容要合法合规,杜绝可能引发模仿的危险行为、违反社会公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以及恐怖暴力、色情低俗、封建迷信等妨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

通知重申,应指导游戏企业依规对产品分类,作出适龄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避免中小学生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同时要严格执行网络游戏前置审批制度,未经批准的游戏,不得上线运营。

网游前置审批制度,即一款游戏上线商业化需要申请版号以及备案,国产游戏和引进游戏都需要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相当于为网游企业推出新产品发“准生证”,在竞争激烈的国产游戏市场,能否拿到版号直接决定公司收入。2018年,国产游戏版号审批曾经历过近半年的冻结。

近期,针对游戏行业的新一轮监管悄然启动,8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更加严格的新规将青少年接触游戏的时间限制在每周特定的三个小时。

8月起,新闻出版总署已两个月未公布新的游戏版号审批结果,市场担忧游戏版号限制重启。

六部门的通知要求,游戏企业要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上述830日的通知,严格落实网游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除接触游戏的时间限制,所有用户提交的实名注册信息,必须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验证。验证为未成年人的用户,必须纳入统一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管理。

通过多名游戏界人士了解到,近期版号审批时间的确超出以往,且没有明文通知,业内都不明就里。一名华南A股上市游戏公司战投人士认为,接入新的防沉迷验证登录系统可能需要重新提审版号,“这是触及全行业的工作量,会需要更长的时间”。

9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举报平台”上线,专项受理群众关于游戏企业防沉迷相关问题的举报,与游戏认证违规、时长违规、充值付费违规有关的举报线索一经核实,违规游戏企业将被查处。

为保障防沉迷取得实效,各地出版管理、网信、通信管理、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游戏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对上线运营后落实防沉迷措施不到位,擅自添加违法、不良信息内容,未经审批违法违规运营的网络游戏,要按有关规定予以惩处。

疫情期间,部分直播、视频平台在推出青少年学习专区时,存在广告诱导用户下载网游的情况。通知重申,对这类发布不良网游信息、插入网游链接、推送网游广告的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和产品,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罚或关停。

通知要求,教育督导部门要将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工作,纳入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督范围,工作成果将作为地方教育工作、学校管理工作成效的评价依据。

青少年易于接触移动设备,防范网游沉迷亦离不开监护人引导。在学校,手机等终端产品要统一管理,严禁带入课堂。学校提供的上网服务设施,应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教职工发现学生进入网吧、网咖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时,应及时制止、教育。同时,学校要广泛开展兴趣活动,加强对中小学生合理上网的宣传教育。

通知也强调家庭引导责任。教育部门要引导家长充分认识沉迷网游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督促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发挥榜样作用,安排好孩子日常学习生活。学校和家长发现学生有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苗头迹象,要相互告知,共同进行教育和引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