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教改新论 > 详细页面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13年07月28日19:20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丰备仓小学  皇甫建平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同样的数学,同样的课堂,天天围着书本与教师,上演着乏味的肥皂剧,现在,改革课堂教学,转变这种学习方式显得尤为迫切,把世界作为学生的课堂,提倡研究性学习。因为研究性学习相比传统的学习方式它实现了五个转变:即由重教师传授向重学生自主探究转变;由重课内向重课外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书本知识向重社会实践转变;由重信息单向交流向重多向交流转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抓住学生活动的兴奋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爱听的、爱看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故事、游戏、比赛、调查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自主探索的欲望,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三、教师应由单一“知识的传授者”向多重角色转化

   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课堂逐步转化为倡导自主参与的驱动型学习模式。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 变“传授”为“自主参与”

新课改后的小学教学,应逐步实现教师充当主导者的角色。提倡把课堂完全地放给学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二)变“严格遵守”为“主动探索”

在新课改的倡导下,正日益转化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

我们只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他们挖掘多样化的学习渠道,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渠道自主学习。

四、数学学习应该是 “书本中学数学”和 “生活中做数学”并存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教学的触角应伸向生活和社会实践。

(一)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活动,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即变要我学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才会实现自主学习和能动学习。

五、数学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变成教师的,把学生被动地变成主动地。教师的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深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等等。

在设计好教师的前提下,我还十分注意学生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懂和会,即求,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办法的认同,即求,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办法,即求,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

六、重视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一)数学意识的培养

怎样使学生养成主动地从数量上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认识数学符号、公式、图表是表示、交流和传递信息,解释、预测事物发展规律的最有效手段和工具;使学生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对变化了的数据情况会通过估计判断,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等等。

(二)自信心的培养及发展能力的培养

怎样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得知识,主动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预测、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到成功的自豪感,体验自己能力不断发展的乐趣,树立不怕困难、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育专家们认为,基础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形成学生的发展能力,使学生形成一种科学合理且具有发展活力的知识结构,以及具有发展活力的能力基础。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们都应十分重视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认识上的进一步概括和提炼。同时,反思还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七、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得知识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掌握新知,正如大纲指出的: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也克服了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的轻思维、重结果、轻能力、重模仿的现象。

(一)变“讲学练”为“学讲练”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我打破了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师再概括的常规,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课前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大小不一的各种长方体和正方体,并用上、下、左、右、前、后标明它的六个面。课上我告诉学生他们的六个面的总面积就是它的表面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剪,学生主宰着学习,积极地探索,积极的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了“导”的作用。

(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极容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应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这种教学思路是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综合性较强,适合于复习课。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去深度对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做出分析判断,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思路强化了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