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教改新论 > 详细页面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导入技巧


2013年07月28日19:22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导入技巧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   谭晖来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的兴趣点很多,每一篇文章的开始就好像是一场戏的开始,开场锣鼓半场戏,据说川剧锣鼓曲牌有500个,各种文体文章教学的开头导入就如同这锣鼓,有各种风格各种技巧,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新文本学习的内容上。良好的导入语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它有着简洁性、新颖性、文学性、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等特点,以各种灵活的方式,如同磁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同航标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如同泉源为学生送去清凉。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这个小舞台上,作为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找准教学切入点,适时而引,因时而动,给学生营造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欣赏文学作品的魅力。万事开头难,如何才能使学生一下子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呢?不同的课型又该如何导入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教学中的感受。

导入语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文本的特色设计的开场白。是教师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具体呈现的一个小小窗口,它为授课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有着工具性与人文性、文学性统一的特点。所以,语文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载体,更是历史、文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所以,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1)知识导入  

知识导入就是教师利用语文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来设计导入语,知识导入可以从一个基本点辐射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体味文学作品内容的新颖、表达的多样、情感的丰富,引发学生温故以往的的知识的同时扩大新的阅读视野。回顾以往的知识会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的表现力得以展示;扩充新的知识会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如高一课文《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导入,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往描写秋的精彩诗句,在学生回顾的基础上,以课件形式补充描写秋的名句,多媒体教学会以图片和视频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引入《西厢记》描写秋的文字,“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通过观看课件先形象体味作品的内容,然后由引入文本的重要教学内容。文本一个知识点就是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在导语中由这个材料中的意象让高一学生初步体味意象与意境及作家感情的关系,实现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知识飞跃。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知识点导入。如《过秦论》的教学导入,文本的作者贾谊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李商隐的一首《贾生》是很多有才之士但胸有块垒的人喜欢的诗歌,以此入题引发学生对作者的兴趣,进而理解贾谊在作品中表现的才华。

2)渲染导入法

渲染导入法是一种运用形象生动,情感激昂的语言开讲,创造适宜的环境气氛,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进而吸引学生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抒情性文章的教学。例如,在教语文第二册中的三首诗时可这样导入:“革命家陶铸的女儿陶斯亮曾经写过《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的文章,文中陶铸曾写过“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的精彩诗篇,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豁达的胸怀。而这一点与杜甫很多诗歌中所表现的忧国忧民,不虑己忧的优秀品质形影生辉。拉近学生与古代作品人物的距离,同时学生也能联系想到初中课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思想境界。在教学高中第二册《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一种导入的方式可以是语言渲染的:“每一个季节都是一幅画,一首歌。有手法细腻的工笔画,也有淋漓酣畅的泼墨;有温柔的江南小调,也有粗犷的塞北民歌。不论缺了哪一季,都是一个遗憾。你们喜欢那个季节?秋在你的头脑中留下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秋天景色,虚拟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配上描写秋的精彩诗文,如曹操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风秋雨秋煞人”,从而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带给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极大享受。这一感官上的享受,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散文语言文字的优美。

3)设疑导入法

古代学者陈献章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早已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思考,然后带着疑问进入新课。这种方法一般是从文章的题目上做文章,分析标题含义,引起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三言两语就直切正题。   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这样导入的,现代著名学者林语堂曾经用这样一些评价给一个人,“他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是散文大家、大诗人、大词人、大书画家。  他是一个政治家、皇帝的秘书。  他是一个亲民、爱民的贬官。他是一个因唱反调而几近丧命的耿介之士。他是一个月夜徘徊者。学过他的《记承天诗夜游》、《前后赤壁赋》、《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他是一个水利工程师,  他是一个美食家、酿酒师。有东坡肉、能自酿许多酒。让学生猜测这个文人的名字。在这种无疑而设疑中把文化常识知识介绍给作者,全面了解一个作家,进而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讲授《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刻,让学生思考取得一场战役胜利需要什么条件,要进行性哪些准备,以弱胜强的战役最需要什么条件,进而结合本课内容思考本课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那一记。学生或开拓视野产生多文本的极大兴趣。设疑导入可以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巧妙的设置一些陷阱,布下一个障碍,诱发学生产生错误,然后通过讨论、分析或者自我反省,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纠正错误,使学生有正确的认识。

(4)歌曲导入法
   
歌曲是现代学生较喜欢的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好的歌曲能陶冶情操,迅速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好的歌词文学性也较强,能和文本很好地契合,更好地理解文本的精髓。如《赤壁赋》课文的导入,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两篇文章的情境上、人生感慨上有相似之处。放一段音乐,饱含深情地吟诵一首歌曲的歌词,创设一种情境,激发、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讲课的感染力,提高听课效果,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在讲解选修文本《李凭箜篌引》时,先播放箜篌乐曲《湘妃竹》使学生对箜篌的声音的初步了解,再结合高一时梁实秋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梁启超朗诵《箜篌引》作品的情景回忆,感受音乐作品结合语言渲染对作品情感表达起的作用。

     魏书生老师说:“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 导入要以学生为导入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师生共导,不要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教师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学生真正需要怎样的教学。针对具体题材的课文营造不同的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可多选用当下的时事、社会热点来导入,这样既让我们的语文课贴近生活,也激发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重新的审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丰富多彩起来,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多种导入法结合使用,让学生有多重感官引导,更方便我们的教学。

总之,只要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全心投入,每节课的导入都将起到应有的价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