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教改新论 > 详细页面

浅谈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013年07月28日19:43
 

                                              辽宁省大连金州新区素质教育活动中心            卢杰

     人类已经进入充满挑战的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如何把今天的少年儿童培养成跨世纪的人才,是目前广大家长十分关注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在中国,人口多,高等教育还不普及,能给一个人的机会的确不多,升学对学生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但是一味的追求分数和书本知识,过度保护代替孩子的自我实践,是培养不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的。

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仍然是学校。教师要明确自己教学的目的,也就是为什么而教,他不仅要为学科的系统性负责,更要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负责。

一、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伯乐,要发现优秀的苗子,但教师首先是园丁,要呵护每一株幼苗。在素质教育中,“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培养造就的。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学校教师则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素质教育面向每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个有差异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不同,作为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发挥其特长和潜能,进行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个学生,但素质教育不赞成教育上的“一刀切”和平均主义。

二、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性的培养是以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基础的。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改变那种只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学校在加强学科教学中实践环节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培养。纠正只重视语、数、英等主要学科,而忽视综合实践、自然科学等学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充满好奇心,要多方面为学生提供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热爱学习。如果一味的“填鸭式”教育,学生会觉得学习索然无味,而失去兴趣。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但是要动脑,要手脑结合。因此,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各级地方的“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提供了很好的学生动手操作的平台,应该大力提倡和发展。

三、教师要发展学生主动性,注重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

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不是把学生看作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看作知识的主人。不仅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体,更重要的是它把学生作为包含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体。它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要为学生指导完整人生,要形成学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风貌。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必然要求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

素质教育鼓励和支持冒尖,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来铸造人才的倾向。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根据促进主体性与主动精神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而不是学科核心,教学是课程的实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要明确自己教学的目的,也就是为什么而教。他不仅要为学科的系统性负责,更要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负责。因此,也必须逐步改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的倾向,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就学生的学习而言,则不仅是继承性学习,更是创新性学习。需要指出的是,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主动精神培养,注重个性发展,并不是只重视人的发展需要,不重视社会发展需要。

四、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

基础教育是建立一支身体健康、有技术和灵活的劳动大军的基础,基础教育之上的终身教育使得国家能够不断地评估、适应和应用新知识。在21世纪的学习化社会中,惟有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自主发展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和创造未来。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为了不教,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因此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而且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应当承认,现行教育中也确实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一在些地方还相当严重,在局部地区甚至愈演愈烈地“应该教育”倾向体现出的是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标准,以选拔为目的的那种教育模式。教育为应试模式所左右,实际上是功利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它违背了《教育法》和《义务教育》的原则,影响了国家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贯彻,已经产生了诸多危害。学生是直接的受害者,他们最有切肤之痛。为了少数而牺牲多数,这不必说;即使对于尖子学生,他们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课业负担很重,创造性和个性爱好得不到发展,成为片面发展的受害者。

为了适应当代科学飞速发展的需要,适应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要教给学生最具基础价值和发展价值的内容,而不是教得越多越好,更不是灌得越多越好,无须要求学校教授越来越多的内容,教学重点应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它教好。

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代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总结经验,相互传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