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教改新论 > 详细页面

情动的语文课堂,悄然绽放的思维之花


2014年09月01日18:06

——关于“情动五环”教学模式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的一点思考

 

大连市高新区第一中学  于海娟

 

不能否认,传统的语文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学回答的教育。语文课一般从老师抛出的问题开始,师生七讨论八讨论,教案预设的问题全部解决了,课就皆大欢喜地结束了。其实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取得,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构建,都是无法他代的,而这只能依靠学生主动思考与身体力行的语文实践过程。

大连市高新区第一中学所研究实践的“情动五环” 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温故创境明目标、自主合作共探讨、汇报评议师精导、练习巩固结纲要、反馈拓展步步高,犹如一朵悄然开放的花,恰好解决了传统教学无法突破的瓶颈。

如何“思”? 叶圣陶先生曾说:“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或题目来。”显而易见,能提出问题是思考的表现。而大连市高新区第一中学“情动五环”教学模式的第二环节“自主合作共探讨”,旨在让学生在自学和独立思考后群策群议,进而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于是学生的思想在此刻交流,火花在此时碰撞,灵性在此处绽放。这里没有“牵行”的羁绊,不是“推行”的硬朗,不着“代行”的色彩,所有年轻的血液都在青春与生命的热情中,恣意奔流;所有是的非的思想都在唇枪舌战中,小见高下。

那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放弃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平庸而可笑的问题,在创设师生善问互答共生的氛围中自然而然有的放矢,逐渐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和谐气息,最优秀的教学方式遵循的准则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己发现问题。”闭门推出窗前月,让思维之花投入课堂教学湖面,不断荡起学生心头的涟漪,投石冲开水底天。

《学记》提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返此。此皆进学之道也。”由此我们可以联系当前课堂教学,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善于引导学生在思维之花盛开里发现问题的过程,而不是赠送丰硕的果实。特别是语文课,根据我们的汉语言“得意忘形”的特点,更要求通过学生自己个体的能力进行领悟和鉴赏。

学生语文学习中萌发的问题是其语文学习的开始、不断攀登的抓手,是将传统的语文学习由“填鸭式”知识灌输转变为心得体会和知识应用的关键。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发生相应的转变,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课堂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焕发色彩。《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所以课堂上灵活机变,恰到好处的提问,能使学生成为不断燃烧的火把,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容器。

叶澜教授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我非常赞成。教师就要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就应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而学生的真问题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它即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又是伙伴合作的内容,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假如学生有问题而教师一无所知,“学生现在在哪里?”你云里雾里,怎么把学生引导到教学的目的地?学生的问题不清楚,他们想学什么不明白,教师的课前预设,还能在课堂有效地实施吗?离开了学生真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教学的增量就值得怀疑。而我们的“自主合作共探讨”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让全体学生尽可能拥有充分的提问权;质疑问题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课中和课后都是学生提问的合理时段;课后的质疑问难可能有三类:第一类绝大多数学生明白的问题,应让好的学生当“老师”表现一把,解答问题。如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出现第一个学生的问题,人们常常似乎认为这证明课没有成功,其实这是偏见。一个教学班几十个学生,有一个学生还是不信服或说不清楚研究的问题,奇怪吗?一点不奇怪。第二类相当多的学生有疑问,但稍加点拨即可解决的问题,“老师应当立即解答,让“时效性”闪亮登场,震撼一把。第三类问题重要,但不是本节教学内容,老师可以不立即回答,引导学生怀着兴趣去自己去探索,去解答。老师等着反馈结果,把关学生解答的是否正确。

那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环节呢?因为在合作探讨中能够提出问题是最能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所谓自主学习,,他愿意学,他有能力学,;他能独立思考,能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提出问、思索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最优秀的教学方式遵循的准则。我们许多的优秀语文教师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即会“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生疑、质疑、又会及时解疑、培养学生再质疑、再解疑的兴趣。

不会提问题的人,要想获得诺贝尔奖,那是不可能的。不会提问,没有批判思维,只会接受,最成功的也只是培养复制品。为了明天创造的一代,也为了让学生把握今天的学习,必须在课堂中,让学生提问题,提真问题。因为,学习提问比学习回答更重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