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温泉县哈日布呼镇中学 邢兰云
摘要
:话题作文因形式自由,内容丰富,容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中考题目及平时作文的常见形式。遵照七年级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开展序列训练和指导,提高话题作文水平。
关键词: 话题作文 有效指导 七年级学生
话题作文较以前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相比,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主性,还有利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考试命题者的青睐。
进行话题作文的教学研究和有序训练,也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很好体现。
但话题作文因题材宽泛,内容繁杂,方式灵活,学生在实际作文中容易出现拟题随意,主题模糊,思路不清,偏离主题等诸多问题。学生在行文过程中往往是信马由缰,想到哪写到哪,缺乏整体构思,选择材料不够慎重,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就文体而言,由于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因而,学生认为不需要规范文体,可以随心所欲。学生写作中“四不像”问题越来越严重。就立意而言,仍旧贫乏、单一。虽然强调的是自定立意,可从多个角度来表达观点和感受,但多数同学仍旧立意单一。受学生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的限制,立意偏颇问题普遍存在。
制定话题作文的训练计划需从基础抓起,训练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现状,由简到繁,局部到整体,不可贪多贪大。
一、采用调查法,了解学生作文的的实际情况
在设计训练计划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作文的实际状况。调查方法可采取问卷调查法,学生习作抽样分析法,学生作文批改发等方法。注意做好分析及记录,最好持续观察记录一到几名学生的不同阶段训练的习作,以便测试训练的成效,继续修订训练计划,丰富训练内容。
二、遵循科学,采取分阶段有序训练。
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写作的水平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在小学阶段,学生训练的更多的是有条理的叙事能力、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语句通顺、把真挚的感情融入文章中等,训练的作文题目多为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对话题作文的要求和写作思路知之甚少。为了让学生进入初中后能够在写作方面拓展思路,提高能力,结合学生在写作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话题作文的方法指导,和能力训练。
(一)第一阶段侧重话题作文拟题训练。
俗话说:“好题一半文”,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拟题训练:
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大题小作,不要小题大做。
2、善于从作文题目已有的材料或要求中筛选信息,确定标题。
3、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做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拟题技法。
在进行话题作文的拟题训练之前,可以对学生先进行半命题作文拟题训练,再逐渐过渡到话题作文拟题训练,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持续关注学生的话题作文拟题情况,并及时讲评。开展专题讲座效果会更好。
(二)第二阶段侧重话题作文片段训练。
话题作文的内容指导应从片段训练开始,可以进行分类集中训练。
1、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写景抒情”类话题片段训练,如以“大雪覆盖下的松林景象”、“傍晚的海边景象”、“校园之晨”、“美丽的—(春、夏)”等景物的命题、半命题和话题片段训练。
2、接下来还可对学生进行了“写人记事”类话题片段训练,如以“成长”、“——,我想对你说”、“我的爸爸妈妈”、“未来世界”等命题、半命题和话题的片段训练。教师要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写法指导。
3、每天利用课上10—15分钟组织学生当堂进行好句,好段仿写练笔。如果课堂阅读教学有好的训练题目,也可随即灵活植入。
4、周末布置写话题周记,培养学生练笔的习惯,做到每天有话写,每周有练笔。
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几方面。1、片段训练的字数不宜太多,100字到300字最佳,字数太少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字数太多学生会厌烦。2、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者是能引起学生争议的问题,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的话题学生才有内容可写,才有兴趣去写。3、片段训练后批改一定要及时,讲评要及时,可以当堂讲评的就不要拖到下课。讲评的形式可以是教师个别评价,学生互评。3、在片段练习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点拨,每次都有训练的侧重点,确保学生练有目标,写有所获;4、,要指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话题,“横看成岭侧成峰”,方能为自己的创新写作打下基础,同时将联想和想象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去,使思维活跃。
(三)第三阶段进行话题作文整体强化训练。
1、收集素材,丰富积累。
继续坚持每周的话题片段训练,引导学生既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以及热点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搜集写作素材,如读书心得,名人名言摘抄,古诗词佳句记诵,社会焦点问题讨论等,指导学生做好素材分类,为话题作文的材料储备打好基础。
2、精心选材,凸显个性。
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话题要贴近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学生在社会、自然、人生的过程中有了自身感悟,才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下笔之前,一定要指导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和材料入手,确保内容真实;另外要避免英雄所见略同,选择最能展示个性、最能吸引人的材料;再者要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和表现形式说自己最想说的话,体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3、及时批改,强化训练。教师及时阅读学生的文章,细致批阅,也可间歇采取小组互批,自批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写作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修改的方向。教师根据学生写作状况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指导方法。
话题作文既给学生一个较为广泛的写作空间,更有利于学生观察自然、社会,思考感悟人生,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丰富联想和想象,抒发真情实感,充分体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在话题作文教学中坚持有计划,分步骤的科学训练,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中学语文教学》
3、《中学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