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论文评选 > 第五届“十二五”国家教育规划与教育理论优秀论文 > 详细页面

浅论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需要环境


2015年09月04日22:20
                                 新疆喀什师范学校  尚丽敏

摘要:本文从良好的心理环境对幼儿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需要环境进行了思考和阐述,与同仁分享。

关键词:幼儿 心理需要环境  创设

幼儿的心理需要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的需要。幼儿期的安全需要,主要表现为对突然的大声、陌生事物、失去平衡、黑暗、疼痛、受惩罚和被抛弃等的恐惧、焦虑。对稳定有序、安宁、和谐的环境的渴望和欢欣。

2.社交的需要。幼儿有一种强烈的被亲近的成人和同伴承认、接纳、经常交往和归属于一定群体的需要。

3.活动的需要。幼儿是通过不断的活动来表现其生命与能量的。移动身体、发出动作、探索世界、自由地感受周围的一切,充分地运用感官和世界建立联系,这是童年最大的乐趣。

4.自尊的需要。幼儿还不善于自我评价,也不太懂得尊重别人的愿望与意见,但是却满心希冀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与好评。幼儿自尊需要的满足,是建立在初步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要懂得自尊与尊重别人这两个侧面的辨证关系,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为了创设一个能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的良好环境,我们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设充满爱心和关切的环境

    每个儿童有着不同的智能和性格。有的热情大方,善于言词,有的孤僻沉默、有的活泼敏捷……。教师对每一个孩子充满爱心,往往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例如:从生活照料入手,向所有幼儿传递爱的信息;要以安全感受到威胁的个别幼儿以特殊的关爱;要以冷静、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的不服从的行为等等。实践证明:在师生之间,只有建立了和谐、亲切、友好、尊重的充满积极社会情感的关系,才能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教师的依恋感、在集体中的安全感,较顺利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使幼儿乐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指导,敞开心扉地自然表达动态和全部智能,并会扩展为良好的同伴关系。否则,若教师对某些幼儿偏爱,便会使另一些幼儿感到不公平,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也影响教育的整体效果。

二、创设一个能调动和发挥幼儿潜能的尊重和期望的环境

    教师在不背离总的教育目标的要求前提下,应充分尊重幼儿的自由和个性。教师的言行和举动要能最适当地顾及行为的环境条件和社会后果。这涉及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可允许的相互作用的界限。教师要把幼儿看作是有意识、有情感、有潜能的人,是具有和自己同等价值与尊严的人,应充分地信任和尊重他们。教师的所有控制目的,不是简单的限制、管理孩子,而是为了有助于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明确自身的责任,愉快地给自己发出命令,自觉地给自己提出要求。教师应讲清集体规则的意图、作用,使孩子理解并执行,还要给幼儿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及时给予评价、反馈。

三、创设一个能发展幼儿自尊、自信的信任和接纳的环境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情感和决心。幼儿的自我意识正处于从生理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过渡的发展阶段。这就是说,婴儿、学步儿单纯从生理需要和物质关系来认识自我,仅仅停留在对自己的名字、躯体、衣着、家属关系和所有物的自我认识上。3岁以后,扩展到对自我的主张、力量、地位、权利、性别的自我认识,开始按照社会要求与评价进行自我调节。但是,这时仍带有自我中心期的痕迹,带有明显的情绪性、片面性的倾向。它是浅浮的、零星的、朦胧而不稳定的。实际上幼儿的自我评价,是重复幼儿心目中有权威的成人或同伴对自己的看法,还不可能准确而客观地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综合性分析。幼儿早期的体验,如果经常是成功而满足的,便为自尊感、自信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重要的是在成人与幼儿之间建立起真诚的信任和接纳的关系。如果成人经常公开讨论孩子是笨蛋、小傻瓜、多动症、没出息。孩子就会失去自尊和自信,就会惶惑、吵闹、不听话和自暴自弃。某个孩子是不是有自尊感、自信心,只要注意倾听他的说话就清楚了。有自尊感、自信心的儿童会说: “让我自己来,我会做好的”。而缺乏自尊感、自信心的儿童,往往会说:“这个太难,我不会做”等等。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多运用积极的评价。这是发展自尊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2、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改善幼儿的处境。3、支持幼儿去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创设一个能促进不同年龄同伴间活泼交往的宽松和合作的环境

幼儿有着两个世界:与成人交往的世界和与其他幼儿交往的世界。在成人面前,幼儿经常处于受照顾、被教导、得到帮助等被动、依从的地位。而和其他幼儿在一起,他们却是完全平等、独立和自主的,心理上没有任何压力,感情上容易沟通。因此,幼儿特别喜欢和同伴在一起,但又常常和同伴发生矛盾、冲突、竞争或合作、胆怯或进攻、谦让或嫉妒、占便宜或吃亏、受委屈或逞强等都瞬息万变,而这一切都是可贵的社会经验,是幼儿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因此,教师应为幼儿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例如:指明与同伴交往的乐趣与意义,启发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意愿;关心每一位幼儿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创设有利于幼儿同伴交往的情境,多开展一些欢乐而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五、创设一个能引起幼儿自由操作、探索的欢乐而有趣的环境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人的行为常常由三种内驱力引起动机:一是好奇的内驱力——求知欲望;二是好胜的内驱力——成就欲望;三是合群的内驱力——交往欲望。儿童在这三方面表现得尤其强烈。教师在准备日常生活的物资环境时,要按照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丰富、补充更换变换材料、玩具、物品,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促进幼儿与物资环境之间有益的相互作用。在这方面,教师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设置各种角落,提供幼儿动手动脑的充分机会,让幼儿在自由选择活动中表现能力。2、提出单项活动任务,调动全班幼儿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丰富幼儿的活动领域。3、尽量多用小组教学和发现法教学,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操作、探索,获得充分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4、让幼儿在自由活动过程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自己实行,自己评价。

    总之,让每个幼儿感到安全,感到快乐,感到被尊重,感到为集体所接纳,感到自尊、自信,感到有责任,感到能获得成功。这就是幼儿所需要的心理环境,也是我们建设心理环境的目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