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论文评选 > 第五届“十二五”国家教育规划与教育理论优秀论文 > 详细页面

如何帮助小学维吾尔族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


2015年09月04日23:32

新疆喀什疏勒县巴仁乡八一爱民学校  李春红

摘要:双语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老师,一定要立足于学生,努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祖国的通用语言。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沟通的桥梁,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是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的纽带,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基础。在新疆,尤其是在南疆,“双语”是有效开展教学工作,提高自身素质的所必须的先决条件。本文就如何帮助维吾尔族学生更好的学汉语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指导  小学  维吾尔族学生  学好汉语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沟通的桥梁,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是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的纽带,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基础。学好“双语”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我,一名小学教师,我的学生都是维吾尔族学生,虽然现在教学都是汉语教学,但是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在课堂上讲维语,也就是说,他们不会汉语,或者汉语比较差,不能用汉语流利的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也就说明了我们现在的“双语”教育还是不够彻底,不够全面,针对如何帮助维吾尔族学生学好汉语谈几点看法:

一、我班“双语”教学现象

我任教的班级是一年级一班,班内学生全部为维吾尔族,男学生26名,女学生21名。班内“双语”流利的占25%,基本流利占37%,能够简单交流的占23%,略懂、不懂的占15%。

二、“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部分学生“双语”水平低,不能够和教师很好的交流,在课堂上也不能认真听讲,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是学习环境差,特别是家庭环境的问题,部分学生家长的“双语”水平低,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语言的环境。

三是教学形式单一,不能吸引学生,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经常在课上开小差,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三 、对今后“双语”教学的建议和做法

(一)双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训练学生“说”

在我校,最初两年双语教学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太多的氛围,由于学生们存在语言障碍,在老师完全使用汉语授课时,有些学生听起来很吃力,最可怕的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些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校领导和教师赶紧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只要是来我校上学的维吾尔族小朋友,都让他们上两个学前班,维吾尔族小朋友上学前班的年龄适当提前。学前班第一年用来学汉语,第二年用来学知识。这样,学生没有了语言障碍,老师教起来也就轻松了。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明白让学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很重要,因此双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训练学生“说”,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时时不忘提醒学生使用汉语,只要学生到校我们就要求他们一律使用汉语对话,排座位时我们也会把汉语较好的和汉语不太好的放到一起,这样可以帮助汉语不太好的学生快速提高汉语水平。

(二)营造语言环境,推动双语教育
    一是校园环境。精心设计校园环境,让每一面墙、每一件物、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都会开口说话,可以在教学大楼的走廊、楼梯的墙面上都挂有双语的谚语及名言。给少数民族学生创设出一种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与氛围,要让学生一走进校门,就感到换了一个语言环境,时时、事事、处处看到汉语,听到汉语,使用汉语,逐步让汉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二是课外环境。如果仅仅只是在课堂上用汉语授课,只有课堂而没有课堂以外的语言环境,只在课堂上学而不能在其他场合使用,那么学习效果是难以保持和巩固的。少数民族高度聚居地区,由于没有巩固汉语的语言环境,学生上课用汉语,但是一下课,就又开始用母语交谈,汉语成了仅仅在上课时才能说的语言,使得课堂上学到的汉语被淹没掉。因此,必须在更大范围内营造学习汉语的环境和空间。

(三)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

在让学生说好一口流利的汉语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有人说习惯决定命运。其实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终生受益。比如课前应准备好教材、笔、本子等,这有利于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作业发下来以后,要及时纠正错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总是采用鼓励的方式进行教学,不管孩子在课堂上有怎样的表现,我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表扬他们。老师是孩子圆梦的人,我们就是要他们体验成功的幸福,而不是失败的难堪。成功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会信心百倍地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只有这样,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关心他们的,是他们真正的贴心人,他们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问。孩子一旦出现错误,就有了及时纠正的机会。教学就是要采取疏通学生的思想,疏通学生的错识,而不是堵塞他们的错识。

(四)注重多种形式,快乐学习“双语”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单纯而枯燥的教学只会让孩子产生厌恶心理,这样是怎么也学不好的。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运用多种有趣的方法进行教学。如:使我们学校的维吾尔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结对子,采取一帮一的学习形式,这样不仅能让维、汉小朋友成为朋友,加强民族团结,也能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互帮互学,语言通了才能“玩”的尽兴嘛!我们还可以多举行一些“双语”演讲比赛、唱歌比赛等比赛增强孩子们的兴趣,现在的孩子表现欲是比较强的,利用这些比赛,不但让孩子们的表现欲得到了释放,还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汉语水平。

(五)多交谈,多模仿,通往流利说汉语之路

学会说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能够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当然,这就像是宝宝学步,需要一步步来。首先,字、词单独拿出来学意义不大,重要的是将字、词融入到句子中去,在句子中理解字、词的用法、意思;二是要多听,让学生多听汉语录音、广播等,让他们试着去理解所听到的句子,学会用听到的句子与别人交谈;三是多多和别人交谈,如果找不到人交谈,就大声读,读能生巧嘛;四是让学生模仿汉族人说汉语的方式、语气等,因为重音和声调会影响你所要表达的意思。做到以上几点,我想流利说汉语的大门就离学生们不远了。

最后,就是需要我们做家长、老师的要对学生多鼓励,多给他们加油,绝对不能因为他们偶尔的失误而讽刺他们,决不能落井下石,孩子们需要的是宽爱和肯定。

     总之,双语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老师,一定要立足于学生,努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祖国的通用语言,双语的教学对于我而言将是一个长期的考验,我决心在进一步的摸索中大胆前行。我坚信经过我们所有双语教师的努力,双语教学之路定会越走越通畅。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师》

2、 《新疆教育》

3、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