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论文评选 > 第五届“十二五”国家教育规划与教育理论优秀论文 > 详细页面

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之我见


2015年09月05日01:09
                                新疆博乐市第六中学 孙桂玲

【摘要】本文对语感培养的一些途径、方法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语感 生活领悟 朗诵技巧 课外活动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领悟能力。它是从整体上直观语言对象,进而体验出的一种语言模式。这种语言模式具有模糊性、意象性,以一种“美”的状态存在。当触及具体语言对象时,主体便迅速调动原有语言模式,并融入对新对象的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体验,充实和丰富着已有的表象体系,创造出新的意象。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的课程目标,可见,“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第一,积累生活,领悟语感。

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教学的独特功能和优势也在语感上。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有多方面的内涵,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它最主要、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打个比方,语感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教育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个性的成长发展。语感是一种感觉,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感觉不能灌输、复制、粘贴。阅读同一作品,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受。吕叔湘先生认为:“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是不会有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才能了解得更真切。只有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好坏,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

第二,训练学生朗读背诵来积淀语感。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学生从感性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对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不知不觉间诵读的已经是自己的东西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样。

(一)朗读

1、朗读示范。通过范读,学生把老师作为模仿标本,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朗读。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2、注重朗读技巧。朗读训练中,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这样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朗读技巧包括: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和语调的抑扬等五方面。例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六个句子,如果重读“静”、“清”、“绿”、“奇”、“秀”、“险”六个字,学生就会理解这是桂林山水的特点,如果重读六个“真”字,学生就体会到 这是作者以笔下的真景表达心中的真情,这情就是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只有读才能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所以课本中的课文一定要读透,读到位。掌握了这些技巧,加上反复训练,学生的语感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3、激励学生多读多看课外书。在《新课标》推荐篇目的指引下有选择地进行品读,既能开扩视野,又能深切体会语言文化的底蕴。多挤点时间读书,与作家交朋友,多记记日记,多用心品味作品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要积累就不能让学生两耳只听一人——教师说,一心只读一本书——语文书,而要引导学生在会听一人说,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这样,才能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进而产生情感共振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诵读

诵读是朗读的融会贯通。古人云“富有诗书气自华”,培根也说“读诗使人灵秀“,许多优秀的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这对于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都非常有益,积累大量的古诗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变得灵秀。但语文教材没有那么大容量选取大量古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扩大学生古诗的阅读量和积累量,这些古诗包括意趣横生的《登幽州台歌》《官苍鼠》;景趣诱人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楼醉诗》;情趣盎然的《山中问答》《红豆》;理趣十足的《金缕衣》《冬夜读书示子聿》,志趣激昂的《示儿》《出塞》等等,每当听到教室里传来“秦时明月汉时关”“劝君惜取少年时”,每当看到学生作文中诗化语句,不能不感到积累古诗词对于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领悟感,语言的流畅舒适感,语言的情味品用感和语言的形象再现感,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第三, 指导学生课堂练习,把握语感。

课堂教学是训练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主要手段,所以教读课文、领悟教材、写作训练等方面都要注重语感的培养。

(一)在课文教读中训练学生语感的分析能力。语文教读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内容,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值得我们去挖掘体味。课堂上老师的引导点拨是语文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培养学生语感分析能力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揣摸文章的重点词语和关键语句,以至于对通篇课文的理解是把握语感的关键之处。

(二)在写作的训练中培养语感的运用能力。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的写作,同时不断地写作也能转化语感。训练学生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以文本为范例,从中学习方法,培养语感。

第四, 增强学生的课外活动锻炼语感。

语感的培养,除了要通过反复诵读积累,在生活中领悟之外,还要适时的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从而培养语文的语感。如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采访师友、即兴演讲、讲新闻故事、成语接龙等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锻炼语感。

只有通过大量丰富的阅读和积累,才能培养出学生敏锐的语感,才能从优秀的篇章中汲取营养,才能从丰富的生活中学到知识。这才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