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隆德县职业中学 王峰
摘要: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又是一门艺术.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业务能力,更取决于师生关系所处的状况.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只有在师生互相尊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才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将个人的主体力量充分释放.从而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和谐和创新的教学气氛自然会水到渠成.
关键词:高中语文;和谐;创新;轻松活跃;创设教学情境;活跃气氛
当前许多学生反应语文课堂不是枯燥无味,缺乏创新,就是花里胡哨,热闹喧天,不是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化,就是教学没有实质内容,学生无所收获,因此他们对语文课缺乏兴趣。那么针对语文课效率低下的问题,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师应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构建和谐、创新的课堂教学呢?
一、 师生情感和谐,课堂轻松活跃
“亲其师、信其道”,首要的便是建立师生之间真诚、和谐的情感氛围。
首先教师要能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师生良好的情绪状态对课堂教学具有促进作用,而不良情绪则对课堂教学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例如:教师今天被领导批评了,内心很郁闷很烦躁。这时一个学生在老师讲课时说话,老师回头发现后,暴跳如雷,用严厉的语言批评学生,而这个学生脾气也很暴躁和老师顶撞了起来,这样整节课不仅耽误了大半节,老师更是气上加气,课堂气氛变得紧张。教师要了解且尊重自己的情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事实上,拥有一个好心情走进课堂,常常会从中找到自己和学生的可取之处;试着每天提醒自己带着好心情来到学校,相信和谐、融洽、轻松的师生关系会感染大家,学生对学习会更加喜爱。
其次 教师要学会用幽默来活跃课堂。教师面对的是正处于青春期蓬勃向上的年轻生命,他们热情活泼、精力充沛、头脑活跃、富有创意、思想敏锐,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他们渴望轻松、安全、积极和释放,而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时常带给学生安全、温暖、乐观、蓬勃的如沐春风的感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幽默自然就变得非常必要了。
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很多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和问候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记得有一次我刚走进教室,只见几十个学生如野马归槽般奔进教室,个个满脸通红,手里还拿着买来的吃的。我并未着急,而是面带微笑:“同学们,有的同学可能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现在老师走出去,给你们点时间,看谁先做好。”等我再次走进教室,同学们个个坐得整整齐齐,全神贯注的等待上课。我想:如果当时我板着面孔训斥学生,学生也会安静下来,但分散的心不会一下子收回来,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新课程把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方在首位,强调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打破教学过程中的“单调”“枯燥”和“沉闷”,努力构建一种情趣充盈、活泼生动、风采依依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主动性,在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由于高中生的自我控制和判断能力有限,外界主、客观因素对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应积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动教学情境,使相对枯燥的语文知识呈现出动感和灵性,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主动
性,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在轻松、和谐、愉悦中兴趣盎然地掌握语文知识。例如,《荆轲刺秦王》是高中语文的文言文,鉴于学生对古代语言文学作品学习的不适应,并引发学习兴趣的索然,我们在学习本课前,先给学生播放黄宏、沙溢等在2012年春节晚会上表演的小品《荆柯刺秦》,通过小品的诙谐、幽默,构建一个生动、富有新意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意识,激活学生主动心理情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原本静态的课堂呈现出浓郁的欢快、自由气氛。
三、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凸显和谐创新的课堂外延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让其始终处于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下,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旧知识进行创新活动,使课堂向外延伸。记得有一次,学生在学习唐代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商隐的《锦瑟》后,向我发出这样的疑问,这几首诗里都出现了杜鹃这一形象,为什么古往今来的诗人墨客如此钟情于杜鹃呢?针对学生的疑问我乘机向他们提议:同学们我们何不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一下呢?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纷纷表示赞成。于是我征集对这一课题感兴趣的同学作为研究小组成员,同时引导并鼓励他们对杜鹃的“意义”做一番研究,并以此确定一个研究课题“杜鹃的文化意义”。当这一课题确立后,课题小组的每个成员开始通过各种方式从浩繁的文学典籍中去搜寻与杜鹃有关的诗文作品以及前人对杜鹃所作出的研究和西方文学中关于杜鹃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如: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周邦彦《浣溪沙》: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苏轼《筑堤》诗女墙犹在草芊芊。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等。在这过程中我只起一个引导的角色。当然老师要引导学生开展,究性学习,重点是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为主,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总之,营造和谐、创新的课堂氛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当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只有当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智慧得以显露、行为得以认同时,才能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