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论文评选 > 第二届“十三五”国家教育规划与教育理论优秀论文 > 详细页面

充分发挥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7年04月21日00:54

辽宁省大石桥市南楼经济开发区南楼小学 苏微

“课本剧”是以儿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情感熏陶为前提,在教师的精心组织、指导下,儿童自编自演的一种文艺形式。所以,学生们在学习、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表演“课本剧”的欲望愈来愈强烈。从产生愿望到编排、演出,为儿童提供了语文能力整体发展和运用的空间:儿童们不但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而且还能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赋予剧中人物以时代精神。这种把课文内容用剧的形式表演出来,无疑是一种素材“再组织”、“再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受到一次逻辑思维的训练。

一、课本剧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由于课本剧是一种表演性的活动,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才能,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使每个学生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由于学生表演的是同学们所熟悉的课文,同学们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学生们在表演时又增加了相关的历史内容,所以对课文的理解更深了。编排《晏子使楚》教师提出一个全剧关键性问题:晏子为什么要出使楚国?同学们深入讨论了这个问题,由此又加编了一个序幕,使剧情更加深入复杂。大家在表演楚王和晏子的对话中,又理解到“人”指的是“人才”。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大家常常自觉地在一起讨论句子的深层含义,体会文章的中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得以发展,进而使语文学习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二、课本剧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表演能力

    课本剧表演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表演朗读,所以朗读、表演能力直接决定课本剧表演能否成功的关键。分角色朗读是课本剧的初级形式,学生们由于愿意参加课本剧的表演,因而,就会自己练朗读、表演能力。同学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相互讨论、共同练习、共同提高。有的学生经常收听收看电台、电视里的播音。整个校园朗读、表演的气氛相当浓厚,针对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进而也提高语文老师的工作热情,因此也带动了教学工作。

三、课本剧使学生知识面得以拓宽,创造思维得以发展

    为了编好、演好课本剧,为了了解清楚有关的历史资料,学生们常常需要查找翻阅大量的课外读物,有时还需要询问家长、教师。学生们从书本中、从家长、老师那里不断汲取天文、地理、历史、政治、音乐、美术等各类知识,并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到表演活动中,学生对剧情研究非常深入,每个细节都不肯放过。比如:编排《赤壁之战》由于每个人物的帽子不同,学生们就研究讨论。进而明白了不同帽子代表人物的官职。又如:编排《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篇童话故事一开始小女孩儿便行走在马路上,那么她是怎么走出家门卖火柴的呢?她家还有什么人?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为什么在大年夜,天又这么冷,她还要走进茫茫大雪之中去卖火柴呢?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四、课本剧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由于教材本身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因素,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剧中内容的影响、熏陶,思想品德教育也因此得到了加强。通过课本剧的排练、表演,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大家团结合作,人人争先,大家争为班集体做贡献,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为了使班里的课本剧能演出高水平,有的同学把家里的椅子、衣服拿到学校来做道具,有的同学带病参加排练、演出。以前,有些同学爱给别人起绰号,所以有的同学不愿演巫婆、新娘以及反面角色。可是,当同学们在排演中受到美好形象的感染,大家不约而同地改正了起绰号的坏习惯。演员也消除了思想顾虑,高高兴兴演好自己的角色,有许多后进生发生了显著的转变,他们在表演活动中,看到了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而创造的价值,体验到责任感,荣誉感带给自己的喜悦,感受到同学、老师及家长对自己的鼓励与赞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与友情,从而带动了思想、学习、劳动、纪律等各方面的进步。

五、课本剧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由于课本剧的表演需要同学们组织设计、排练,所以要求学生们必须有高度的集体责任感和坚强的毅志。通过课本剧的演出,班干部的组织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工作大胆、认真,活动有条不紊。许多原来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变得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班里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大家在演出活动中通过剧中人物、情节的复杂变化,受到感染,受到熏陶,使情感变得更丰富,意志更坚强,促进少年儿童向健康轨道上发展。

    总之,组织指导儿童编演“课本剧”使我深深领悟到:编演课本剧,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教材的兴趣和欲望,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促进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课本剧不仅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动、活泼地编排表演过程中,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了熏陶和教育。

作者简介:苏微,女,营口南楼开发区南楼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是学校骨干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