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论文评选 > 第二届“十三五”国家教育规划与教育理论优秀论文 > 详细页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7年04月21日01:54

四川省冕宁县先锋乡巴姑小学  谢云富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积极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解读;感悟; 

一、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展开主动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动机与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兴趣为先导,要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强烈的阅读动机,这样才能给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特点来向学生形象、直观地播放能够展现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各种图片、图像与视频资料,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感受着桂林山水风光的秀丽与优美。这比起枯燥的讲解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从而为阅读教学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分句段解读文章

学生要想更好地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就要理解文章的重要词语和句、段。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子基础上,形成对结构段的理解,才能对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有教好的理解。

例如,教学《唯一的听众》一课时,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学生说主要讲了“我”原来拉小提琴很难听,后来不断地练习,终于敢在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前演奏的事。这就很明显地疏漏了文本中的重要角色——那位神情平静、默默鼓励我的老教授,因而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 ——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更是无法得以领悟的。而借助于“结构段”这一中介,就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重点部分,从而很好地把握文本内涵。在初读课文时,可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课文中“唯一的听众”是谁?再让学生找找文中的哪些段落是写这位老教授的,主要写了她做了什么呢?从而让学生领会到课文从第二自然段到第八自然段这么长的篇幅可以归为一个大段,是文本的一个重点部分。把握了这个主体部分,再通过该段中描写老教授言行的句子的品读赏析,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学生就能够较全面较准确地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的、默默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位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三、调动学生生活阅历,让学生形成独特感悟

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每一篇文章不仅仅是文字的简单堆砌,在这些平凡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与心血,是作者基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对生活的再加工与再创造。要想达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需要教师唤醒学生对生活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并不是将文本简单地进行还原,更为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将学习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基于文本,以文本为中心,同时又超越文本,透过文字表面,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真正达到良好的阅读的效果。

四、引导学生以探索的心态阅读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这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思考和学习的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提出对文章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这样能使学生打开思路。例如,《猫》一课所蕴含人文精神,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引导提问:“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学生经过仔细阅读课文和思考后,有的学生说了大猫的“古怪”之状,有的说了小猫的“淘气”之态。有的学生说猫的“古怪”,有的学生回答猫的性格“老实”与“温柔可亲”,有的学生回答:猫的作凤“贪玩”与“尽职”,,,说明学生们观察精细,准确把握住猫的习性特点。

教师接着提问道:猫这篇文章,主要体现什么主要思想?学生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经过激烈辩论,最后同学生一只归纳为:体会人与猫之间那份和谐、美好,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这样的探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并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五、朗读默读结合,掌握正确阅读方法

朗读和默读相互结合,对于提升语文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朗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佳途径,在朗读的过程中,语言以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合的形式同时刺激着读者的大脑,需要他即时破译这些符号,并将之还原为思想、形象和画面。而默读要求阅读速度快,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章含义和作者感情进行深入思考,能让学生在默读中去感受、去理解、去欣赏、去记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各种语言的法则规律、手法技巧。在教学中需要将朗读和默读相结合,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抒情性较强的语言以朗读为主,叙事性较强的语言可以默读为主;以欣赏记忆为目的以朗读为主,以了解内容为目的以默读为主。同时,在学生阅读中,要使其掌握基本阅读方法,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指导目标进行朗读训练,围绕“理解——体会——吸收运用”这三个指导目标进行默读训练。从而使学生真正懂阅读,会阅读,能够从正确阅读中终身受益。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想在阅读教学中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就应该将学生放到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上来,以学生为本,明确教学环节和目标,每进行一步,都要让学生有所获。另外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往往来自教师的鼓励以及引导。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亮点,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并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参考文献

杨映华,《小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甘肃教育》 2006 (08)

作者简介:谢云富(1959、12--),1976年9月参加工作,1998年评为小学高级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