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新兴学校 夏凤娟
小学语文教育应有智力和非智力的教育功能。教师是利用系统的知识的传授为手段,从而达到培育人的目的。就是说,每一个教师不仅要“授业”,同时还要“传道”。所谓“传道”,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德育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主要是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
进入21世纪,推行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中的德育教育并将之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思考,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
(一)结合祖国历史与今天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文学上也有巨大的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唐诗,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的宋词,文字优美,琅琅上口,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对万恶的旧社会的
辛辣讽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帝国主义的痛恨、对麻木不仁的痛心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都深刻地体现了其对一个伟大民族复兴的期望;汉语在世界语言文字中独树一帜,其造字方法中的形声、会意是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通过这些丰富的史料,教师只要能够深入研究·就能挖掘出其中的爱国主义精髓进行“授业”,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也增长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无形中很好地贯彻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结合著名历史人物爱国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课时,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著名历史人物的爱国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鸡毛信的故事。李白对祖国的歌颂、陆游对祖国分裂的心忧、闻一多在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屠杀面前毫无惧色地抨击、鲁迅的弃文从医等。通过这些事例的讲解,宣扬这些著名历史人物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从小培养学生爱国心,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人就有了主心骨,就能在任何情况下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浸透了爱国主义精神,要充分利用,以情激情,在学生心中撒播爱国主义火种。
二、在阅读课文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阅读训练是语言训练的基本方法,学生通过读来感知语言文字,又在感知语言中训练读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要强化读的训练,“以读代讲”,通过多读、熟读,乃至背诵来让学生理解、积累和内化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激发情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在阅读《飞夺泸定桥》时,要引导学生理清顺序,突出重点。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人手,能使学生养成读文先审题的好习惯。做到:一读题目和内容,弄清这是一篇
什么文章。二读题目和内容,引导学生抓住题目的关键词“飞夺”——谁飞夺泸定桥?红军北上抗日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战士们怎样“飞”?又是如何夺取泸定桥的?飞夺的结果怎么样?使学生认识到说话写话都应“言之有序”。三读题目和内容,明确课文重点“飞夺”过程,一是抢时间,二是攻天险。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夺下泸定桥表现出的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由于语文教材安排的课文内容都通过不同方面突出某个主体,在教学中,要善于通过这种主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鸟的天堂》一文,通过描写南方榕树之大、鸟之多,运用了静态、动态描写,使人领略了南国风光。学习了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看到祖国山河千姿百态,雄伟壮丽。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道德情感。通过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该文描写到小女孩大年三十在街上卖火柴而终于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少年儿童的悲惨遭遇,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资本主义制度可怕不可怕?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发生这种惨境吗?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倍加珍惜这种优越性,好好学习,争取为国争光。
三、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科学态度教育是语文教学中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态度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语文教学中的科学态度教育,就是努力结合教学内容和环节,尽量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
(一)科学世界观是学习语文的思想基础。在整个语文学科中对立统一的观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等哲学观点,贯穿在整个学科中,教师要利用这些观点来分析相关课文,这有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全面提高。一旦学生具备了科学的世界观,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就会用严肃的态度去学习。
(二)运用史实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学习科学的工作态度。文学史不仅包含着文学家的天才智慧,更为感人的是文学家们严格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和态度的极好典范。比如,讲《司马光砸缸》,一课时,向学生介绍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这一伟大著作中一丝不苟,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有时为了证实书中提到的具体时间,不仅翻阅大量资料,而且亲自到实地进行考证。此书最终的形成包含着深刻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学生得到启发,对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很有启迪作用的。以及我国不少文学家具有创造革新和不怕困难挫折的精神,为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做出努力,为世界文学发展所做出的功绩等等这些,无疑会使学生受到尊重事实、独立思考、一丝不苟、百折不挠、大胆创新等科学态度的熏陶和教育。
随着新课程不断走进课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改革出现的新形势。结合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对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作者简介:夏凤娟(1964.9——),女,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