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多所高校部分学院停招学硕 专硕教育如何突围?


2021年11月11日11:12

多所高校的学院停招学硕 专硕教育如何突围?|教育观察

学术型硕士招生在多所高校数个专业陆续按下停止键,专业硕士、尤其是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招录快速上升。

扩大专硕招生规模,受政策强力推动:2020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

距离2022年考研不到40天,多校“学硕停招”的消息再度引发关注:近两年来,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校数个学院或是停招学术学位硕士,或是取消学硕统考,经济管理、新闻传播、应用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均涉其中。大学缩学硕、扩专硕,传递哪些信号?

“自2022年开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一则来自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通告,显露当前研究生培养“新趋势”的一角:学术型硕士招生在多所高校数个专业陆续按下停止键,专业硕士、尤其是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招录快速上升。

“比起学硕,专硕学制三年变成两年,学费从每年8000元跳到不下10万元,且学校不提供住宿,对学生没那么‘划算’。”学生陈默(化名)称。但她同时承认,“研究生读金融经济的,真正留下做学术的少之又少,专硕更符合学校培养需求。”

“学硕生”减少的同时,高校正鼓励扩大“直博生”比例,将“直博”作为高层次学术人才选拔的重要渠道。复旦大学在今年发布的一则夏令营活动中便提出,其“全国优秀本科生直接攻博夏令营”是该校经济学院直博选拔的唯一渠道,学硕环节已被明确跳过。

2020年以来,高校“缩学硕、扩专硕”动作加快。20207月,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宣布不再招学术学位硕士生;同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宣布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此外,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招生计划则由2019年的10名学硕,变为2020年的15名专硕。南开大学2020年更是明确,应用心理只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扩大专硕招生规模,受政策强力推动:2020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

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则明确,到2025年,将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预计专硕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同时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与普职分流思路类似,专业硕士培养瞄准高级应用型人才,旨在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减少学术人才过多造成的学历贬值、资源错配。2020年,中国学术硕士的招生数量约为40万,同年的博士招生则为10余万,这意味着只有不到30%的学术硕士攻读博士成为学术型人才。

“扩招专硕意在进行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将资源向培养实用型人才倾斜。”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称。据教育部公示,2020年,硕士研究生总招生人数扩招18.9万,增幅超过20%,其中,专硕及专业硕士人数占比超60%。扩招专业偏重公卫、医疗、集成电路等实用性、紧缺型专业。

另一方面,社会对专硕的偏见仍未消弭,“学硕高于专硕”的观念普遍存在。

“学硕高于专硕的误解,一是普遍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视为低于普通教育一个层次的教育,而不是将其作为和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参照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普通教育进行,没有办出特色,因此,存在以招生门槛论学历含金量的问题。”熊丙奇称。

2020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均为专硕生)就业受歧视”的话题一度备受关注,一研究生因“非全日制”学历,在参加内蒙古鄂尔多斯古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两次教师招聘时,均被“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

事实上,尽管教育部20169月已明确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证和学位证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现实的就业市场上,“学硕>全日制专硕>非全日制专硕”的“传统鄙视链”依然深入人心。

专硕培养质量也亟待提升:就现存的学硕与专硕培养体系看来,两者除学制、名称、分数、学费不同外,在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上大同小异,专硕较学硕培养尚未出现显著差异或特色,部分学生亦将专业硕士简单地看作学术硕士的“压缩版”。

“提高专硕的吸引力,改变社会对专硕的陈旧看法,就必须针对专硕培养,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探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模式。”熊丙奇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