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高校学者“跳槽”中小学 基础教育呼唤优秀师资


2021年11月13日14:19

高校学者“跳槽”中小学  基础教育呼唤优秀师资|教育观察

广深高待遇吸纳人才进入基础教育,高校学者应聘中小学教师案例纷现,专家呼吁破除高校教师高于中小学教师的等级观念。

广东高薪招聘高学历中小学教师的举措不但吸引了不少具有博士学位者,更引来了多名大学教授。关于高校教师跳槽中小学,最大的争议之一在于这是否“大材小用”。

【教育理论网】(记者 李煜辉)广东高薪招聘高学历中小学教师的举措不但吸引了不少具有博士学位者,更引来了多名大学教授。这一选择令不少人倍感意外,近日来议论纷纷。

上述信息早在621日便对外公布,具体内容出现在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的一份“2021年公开招聘教师岗位博士研究生拟聘用人员名单”。名单中共有18名博士学位获得者候选,其中两人拥有副教授职称,拟聘岗位为中小学物理教师。

其中一人为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赖伟东,为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光电材料研究工作。

河北大学官网显示,其于200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2009年获得美国影像科学与技术学会的雷蒙德戴维斯奖学金、2010年获得德国大众基金会Our Common Future Fellowship2010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项。

另一人李维职称为车辆工程高级工程师(副教授),专业为动力机械及工程,亦拥有博士学位。

实际上,这并非高校学者“跳槽”中小学的先例,此前在深圳已有多人入职。

20199月入职深圳中学的罗天挚,是从美国特拉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毕业,毕业后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回国,加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任研究助理教授,并获评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2019年,他从南科大辞职,现为深圳中学的化学教师。

此外,201910月入职深圳中学的物理老师、天文竞赛主教练、天文创新实验室负责人胡剑,本科、研究生、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又赴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进行为期三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之后,相继在清华大学、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工作。

深圳中学信息技术组教师、信息竞赛教练谭金旺,为美国波士顿大学计算物理方向博士、博士后,曾任深圳大学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深圳龙华区一中学教师告诉财新记者,这在深圳并不新鲜,比如区内有一小学科学老师,原来就是南开大学的化学教师。

跳槽首先与个人兴趣有关。辞职时,罗天挚很多南科大的同事都感到意外和不解。“但我特别明白自己的“归宿”,必将会落点基础教育。”罗天挚在一篇自述中写到。他回忆,在美国做科研的7年时间里,他常常泡实验室,写论文,但这些工作带给他的满足感,却比不上现在学生们的一声“哇!”让人干劲十足。

此亦或侧面反映高校青年教师对工作环境之不满。

例如近年来,青年科研人员竞争尤为激烈,还形成了所谓“45岁焦虑”。

国字头人才计划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要求男性申请人低于38周岁,女性低于40周岁,“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年龄线在38周岁,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则要求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中科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副所长邵峰曾对财新记者表示,这些项目与科研资源紧密挂钩,对青年教师来说,若45岁之前没拿到任何项目,几乎意味着科研生涯的结束。

近期上海市一起高校发生凶案后,关于高校聘用制度的讨论也十分火热。焦点集中在“非升即走”的“预聘制”上,即被聘教师若在聘期内没有完成规定的任务,便无法转为长聘,并被辞退,聘期一般为6年。不少人质疑预聘制,认为其导致被戏称为“青椒”的青年教师群体压力大、心理问题多,易激化被淘汰的教师与高校的矛盾。

此外,各地高校教师待遇也普遍低于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中小学。据了解,深圳公立中小学教师工资在每年20-30万左右,硕士学历能拿到28万,博士学历会更高。此外,在龙华区,博士入职还能获得20万的一次性奖金。不少学校还能解决深圳市户口和事业编制,解决过渡性住房或提供教师公寓。相比之下,普通高等院校教师年收入则在10-20万左右。

关于高校教师跳槽中小学,最大的争议之一在于这是否“大材小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要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教,这是谈及教师队伍建设时,全社会的“共识”,可是目前看来这些“共识”还是脆弱的。如果认同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教,怎么会认为大学副教授去中学任教是“低就”呢?这反映一种等级观念,还是把中小学教师职业认为是不那么优秀人才从事的职业。

基础教育也需要更优秀的师资。在罗天挚看来,对优秀的学生来说,仅掌握考点是不满足的,他们还会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这时多年专业的学术研究就有了用武之地。凭借广阔的学术视野,罗天挚经常在课堂上进行扩充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研究前沿,引领学生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

一名资深教师也表示这不能算是一种“浪费”。至于从教大学生变成教中小学生,能不能胜任?“一个是看他能不能听小朋友心声,一个是看他能不能转变教学方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