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你为社么活得这么累?


2021年11月15日16:44

林采宜 /

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气场和风水,每一个时代也是。 

谈及现代都市的气场,有一种感觉大家都似曾相识,那就是:累!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活得很累。累,像一个吸纳生命能量的黑洞,在我们繁华喧嚣的生活中旋转,无论把目光转向那个方向,都能看得她的身影,即便闭上双眼,还能闻到她的味道。

这个巨大的黑洞从何而来?或者说,为什么我们活得这么累?

                              一.情绪疲惫

     这个无所不在的黑洞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情绪。

     最近,互联网上有个新名词:累点。有些人的“累点”很低,稍微遇到一点点事情是就会觉得身心俱疲。这种疲惫实际上是情绪疲劳,多半来自于内心深处的紧张。表面看是由事件引起,本质上对环境即人际关系的不信任,因此不由自主时时刻刻处于无意识的戒备之中。

信任和不信任,都来自于内心深处对人性的预期。

同样是儒家,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这样的预期下,仁义礼智信都顺应人性,纳人性之本能于社会的道德框架中,因此,孔孟时代的儒家思想所主张的行为规范大体上是信任人性的,宽容而且通人情。然而,到了荀子那里就不一样了。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以后的儒家,普遍假设人性本恶。倘若顺从人性,社会必然充满欲望和争斗,难免大乱,因此,“存天理,灭人欲”就从朱熹的嘴里说了出来。

可是,从自然法则来看,人欲,是灭不掉的客观存在,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人际相处,最多能做到防范。

以人性恶为假设的社会关系,充满了戒备和防范,就人际关系而言,戒备是盔甲,披着盔甲前行,辛苦是必然的。

累,是这种辛苦的结果。

老子的道是天之道,顺应自然,包括人的自然本能。而荀子的道是人之道,是治人之道。荀子及程朱之后的儒教,对人性的本能是不信任的,因此,他们的治人之道不仅包括君王对臣民的对治,同时也包括在儒家教育中贯穿始终的道德戒律对人性的压制。

世界上最狠的律法莫过于自律。自律达到某种程度,实际上构成了自我限制。时时刻刻自己看住自己,不仅不能妄行,连邪念都不敢有,这得消耗多少能量?

外部的人际戒备和内在的自我冲突,如同一根蜡烛两头点,日消夜耗。能不累么?

                            二.思维模式

      有一种思维模式叫做:“如果不……你就死定了。”

例如:“如果你考不上大学,你就死定了!”

“如果你不能被大公司录用,你就死定了!”

“如果你不买房子,你就死定了…….

 最后的归纳式结论是:“如果不努力、不拼命,你就死定了。”

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脑子会不断地给自己讲故事,把一件事情做得不理想,和一个严重的危机性后果或者说悲剧性后果联系起来,并根据这个逻辑,想象出各种糟糕的情节,不断扩大危机的严重性。

所谓未来,本质上代表着各种不确定性,关于未来的危机,实际上都是被想象出来的故事。很多人就是喜欢想象,而且,还给这种想象一个理直气壮的名词,叫做“未雨绸缪”。生活中本没有那么多暴风雨,可是到了喜欢“未雨绸缪”的人那里,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热带雨林。

未雨绸缪来自于对未知的恐惧,现代社会的技术迭代,人工智能对职业格局的颠覆,加剧了人们对于未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这种恐惧一旦蔓延,就变成心理上的黑洞。

缓解这种恐惧和焦虑的止疼药,就是考一张又一张有用或者没用的证书,赚看得见的每一分钱。把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用来“努力”。  

                         三. 渴望被认同

     所谓认同,是同类之间的相互认可。如果彼此是异类,那么,就不存在认同的问题。

可是,这么多人在渴望认同,就是不问一句:“我们为什么需要认同?”这世界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参差多样,动物和植物有差别,动物和动物之间有差别,即便同一个物种,人类,也是千姿百态,各有性格,为什么要彼此认同?

你在乎什么,你就被什么所控制。你渴望被认同,那么社会的道德定义、文化习俗和时尚潮流,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绑架你。因为,他们中的任何一样东西,都是谋求认同的标签。

人一旦渴望认同,那就很容易失去自我,因为,尊重外在的评价还是尊重内在的需求,很多时候难以两全。

没有自信的人,会渴望最大限度的被认同,在他人的认同中找到自我的价值。他们追求“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人见人爱”的前提,是在人际相处中把“好”都留给对方,委屈都自己吞下,这样的“爱”如同一件华美的礼服,上面缀着许多看不见的尖钩利刺,穿着它,漂亮倒是漂亮,只是肌肤要被划得遍体鳞伤。

     追求人见人爱的人,最不敢做的一件事就是:为所欲为。

他的自我是萎缩的,缺乏生命的张力,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世界对他(她)来说,就是一场削足适履的假面舞会,一边华丽地旋转,一边疼痛地淌血。

大多数情况下,人的行为和内心的冲突,多半与寻求外部认同有关。 

                           四. 被各种执念所绑架

绑架现代都市人的三个执念:考大学,买房子和成功。

无论是国内的北大清华,还是海外的常春藤,高考,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朋友头上的魔咒。

    我有个朋友,儿子才一岁,她已经把幼儿园阶段学哪些早教课程,小学、中学考哪个学校,将来大学选择哪个专业都规划得仔仔细细,接下来,夫妻俩拼死拼活省钱给儿子买学区房……都知道孩子的人生是父母左右不了的,人算不如天算,可他们还是天天在盘算,把自己盘算得累死了。

对于草根和中产阶层来说,买房子,换大房子的理想就像一个日常生活的榨汁机,买房的念头越是强烈,这个榨汁机就搅动得越快……把美食、华服、休假、爱好及休闲等其他各种欲望都搅碎,榨干。失去了这些鲜活的欲望,生活就像一只被榨干汁液的水果,干巴巴的,带着各种丧气。

考上大学,买了房子的那一族,不少人脖子上依然套着一个勒索,叫做“成功”。而成功的标准,通常不是丰衣足食,而是比邻居有更好的车子,比同学赚更多的钱,比同事有更大的房子,甚至比朋友的孩子上更好的学校。当成功指数取决于攀比的时候,生活就变成了一场无止境的马拉松竞赛,每一分钟都在奋力奔跑。

成功的欲望是一只会长大的动物,只要你心里有她,一定不会活得轻松。

     互联网时代,生活有无数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透着希望的阳光,也潜藏着焦虑的暗流。

     博尔赫斯说:“地狱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状态。”无数的欲望,执念和情绪混杂在一起,生出一个焦虑的黑洞,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创造的地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