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文
民政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1010.8万对,离婚登记人数为380.1万对,离结比为38%。离婚率逐年攀升的背后,是社会经济、文化和价值观的变化。
尽管一万个婚姻案的后面有一万个不同的故事,但是大多数婚姻离异的动因来看,无非以下四种:
第一种,我对你超级好,是想你对我超级好,而不是让你觉得自己很牛逼。
大部分婚姻是一种情感契约,维持婚姻是为了给自己的情感找一个归宿。很多人说,爱情是婚姻的坟墓,可是如果没有婚姻,爱情则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从道理上说,为情感而结合的两个人,在相处中应该选择善意,而不是对错,更不是得失。但现实生活中的夫妻很多时候却往往不是这样。
一些独生女,从恋爱开始,妈妈就对女儿说:“女人是用来宠的,要嫁,就得嫁一个疼你爱你宠着你的男人.......”在这种家教下成长起来的女生,对婚姻的期望值很高,以为嫁出去后,丈夫会永远像恋爱时那样,激情满怀地把所有的爱满满奉上,公公婆婆也会像爸爸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宠着自己,一句“女人是用来宠的”让女孩的公主梦从娘家做到了婆家。
比较悲催的是,她遇到的丈夫也是独生子,是从小被宠大爱大的王子,需要别人宠着,伺候着,不知道在油盐酱醋中伺候别人是啥滋味。怀着公主梦的她遇上了从小当王子的他,公主要以她为中心,王子要以他为中心,一个家庭,容不下两个中心,怎么办?离婚!对情感的索取,是独生子女们的婚姻走向滑铁卢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婚龄人口中独生子女比例比较高,与此相对应,其离婚率也是全国最高的,2018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离结率分别为63%、62%和54%。
离婚的导火索可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从根本上看,就是双方在婚姻生活中对得失的计较多过对感情的珍惜。
第二种,进入婚姻的爱情死了,婚姻外面又诞生了新的爱情。
爱情是一种天真的情感,因此在所有人类情感中最为激烈也最为忘我,无论是天真的天真,还是世故的天真,只要两个天真遇到一起,发出天籁一般的回响,就是爱。爱得越是激烈,维持越是艰难。灿烂的激情背后,是荷尔蒙,荷尔蒙喜欢年轻漂亮的身体,喜欢一见钟情的新鲜感,但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漂亮,有些人,虽然也还年轻,也还漂亮,但是,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失去新鲜感的爱情,如同被晒干水分的花,开时越是灿烂,谢时越是不堪。为爱情而结合的婚姻,在爱情萎谢之后,格外的虚空。于是外面的风景就变得诱人。婚内的花枯了,婚外的花却开着。“爱情”带来的不仅仅是结合,有时候也是分手。婚内出轨,小三上位也是“爱情”的结果,当然,那是另一段新的“爱情”。
即便夫妻举案齐眉,墙外的花也依然会开。因为,在情感需求这个问题上,人心不是一个瓶子,会被填满,爱得越多,要得越多。
欲望,是一个会长大的动物。而网络平台和手机社交给90后恰好给这些互联网原住民提供了更丰富的接触异性的机会、和更低的性获取成本。根据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公布的离婚问题调查数据,在引发婚姻危机的原因中,婚外情以78.5%的占比高居首位。
简而言之,情感为基础的婚姻,婚后总是不同程度,以不同方式遇两大挑战:1.谁愿意妥协,成为围着对方转的卫星?
2. 婚内爱情不再新鲜了以后,婚外的爱情是否会导致婚姻推陈出新?
统计数据显示,离婚的家庭中,有四分之一的婚姻中是两年之内解体,还有四分之一是在五年之内解体,这些,大部分都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婚姻。
第三种,婚姻是利益联盟,当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改变之后,联盟存在的价值下降或者消失了。
虽然在这个时代,日子过不下去,为穿衣吃饭而嫁人的婚姻越来越少,但是,消费主义营销出来的生活方式、偶像人设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往自己财力不支的生活方式,在这种动因下,婚姻依然是改善财务状态、满足“品质”生活的重要方式。
还有一些夫妻是因为房子、车子和经济收入等因素,分开生活很艰难,因此,把家庭经营成无限责任的合伙人企业,“贫贱夫妻百事哀”,维持婚姻与否主要考虑的是成本和收益。城市动拆迁分房让一些动迁户一夜暴富,不再需要合伙式婚姻作为抵御经济风险的盾牌,婚变也就成了多发故事。
“槽糠之妻不下堂”曾经是妻妾同堂时代的美誉。而眼下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不“吐故”便不能“纳新”,富贵而易妻已经是常态。
此外,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社交机会的同时,也使得两性之间信息更加对称,婚恋作为人生选项,从“作文”变成了“数学题”,男女双方更多地按照自己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偏好来选择结婚对象,然而人生是动态的,未来是变化的,随着经济条件或社会地位的变化,强势一方的价值偏好经常会出现调整,从而导致原有的婚姻分裂重组。现实生活中,社会性工作流动(包括农民工进城)造成的两地分居也是这种婚变的重要因素。
这一类婚姻,既然是利益联盟,那么只要双方自愿,不损害公共利益,结婚、离婚和注册公司、注销公司本质上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第四种,维持家庭是为了孩子,现在,孩子长大、离巢了,婚姻的粘合剂瓦解了。
黑格尔说:“婚姻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关系。”婚姻的法律意义与其说是保障性行为的合法性,不如理解成是对后代的抚养责任。原生家庭是每个儿童成长的摇篮,父母的关系直接影响后代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为了孩子,一些夫妻之间虽然失去了“情人”的沟通兴趣,但在孩子面前,至少还维持着“亲人”的场景,当爱情在岁月里蒸发殆尽之后,亲情和责任撑起了婚姻的大梁。
当孩子长大、离家之后,以孩子为中心的婚姻一下子失去了其存在的核心价值。空巢家庭回归两人世界,四目相对的时候,很多伴侣们发现,失去了孩子作为纽带,他们之间与其继续维持勉强的“互相陪伴”,还不如一别两宽。
这是一个自私的时代,社会观念对自我价值和个人幸福的追求持更为包容的态度,传统婚姻家庭中的隐忍已然不再有那么强韧的生命力,此外,手机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发展,使得人的情感和沟通需求在网络交流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跟另一半的沟通和互动也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手机社交平台在某种意义上也贡献了不低的离婚率。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改变,现代社会女性对男性在经济上的依赖度降低,而文化观念的改变,使得离婚不再是一件丢人或者可耻的事情。不快乐的婚姻,凑合还是离,更多的取决于双方自身的感受和自主的厉害权衡,被迫维持的婚姻越来越少,离婚率自然越来越高。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项,独身或者婚姻,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因为,无论有没有婚姻,人在本质上最后都是跟自己过。能把自己活成像一束光的人,照到哪里都亮堂,无论跟谁过不跟谁过,都有能力让自己幸福。
将来,或许会有更多的人选择不婚或者离婚,而不是将就。对于社会文明而言,这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