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南北高校分化


2021年11月18日20:57

分校录取分数高过校本部:逐渐没落的著名高校

这已经不简单是高校教师与领导者的问题,是当地社会发展水平的问题。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拖垮名校在不断发生着

2020年高考录取分数公布,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录取分数线在多地再次超越位于哈尔滨的校本部。这种情况已连续第二年发生,显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趋势了。

这也是中国高校第一次出现校本部录取分数落后于分校的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其实哈工大深圳校区的软硬件是无法和本部相比的。哈工大深圳校园面积很小,与清华北大研究院挤在一起,独立使用面积不过百亩,很多设施还是和其他高校共用,实验室等科研设施就更不必说了。

显然,这一现象的产生,深圳起了莫大的作用。

这就是中国高校当下无可回避的一个势。

改革开放40多年,尤其是最近20年,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东移,中国高校也上演了一次中心的南移、东移。

地域背后是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机会。

深圳是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如果我们把北京占尽的总部优势去掉,那么深圳毫无疑问是中国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上海了。

深圳未来的发展显然需要技术与高端人才的支撑,于是拼命砸钱建高校,特别是著名高校。2018年深圳在教育上的投资超过了北京、上海两地2017年的总和。

日前,深圳宣布将组建四所新高校,而此前,深圳已经投巨资建设了南方科技大学。除了自己投资建设,还有一个捷径就是引进各著名大学在当地举办分校,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工大(深圳)就属于这类。多年来,深圳抛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条件,希望北大清华在深圳招生本科生,但北大清华一直未答应,只是举办了研究生层次的教育。

广东全省也类似,一方面拼命投资扶持当地高校发展,一方面吸引各著名高校到当地办学,比如北师大珠海校区等。

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背后,是广东、深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人才与技术的支撑需求,折射出当地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高教质量的不匹配。

广东的GDP遥遥领先于全国,位居第一,占全国的1/8,同时,广东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第一人口流入省。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需要高层次人才的支撑,绝对人口的增长,也需要匹配的高等教育资源支撑。显然,相比经济的高速发展,广东教育的底子有点薄弱,拖后腿。

我们目前的教育布局基本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为配合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对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整。一方面是著名的院系调整,拆解综合性高校,组建大规模单科性高校,为新中国建设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就是布局调整,当时的高校布局调整完全是根据各大区建设做综合布局,比如东北、西北、西南、华中、华北等等。在每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结构,比如每个地区都有一个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工科为主的重点大学以及师范大学、音体美院校等等。

其他各部委也陆续建设了自己的高校,也大致是按区域或者产业区域布局。比如农业部就有北京农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南农学院、华南农学院等等,财政部、卫生部等都有自己在各大区的重点大学。

为此,当时还拆解、搬迁了很多著名大学,比如为在西北建设一所著名工科高校,决定把交通大学搬迁至西安,后因故不得不在上海与西安分设上海交大与西安交大。这也是至今西安交大与上海交大门楣上都只有交通大学四个字的原因,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衣钵。

     为加强华中医学院校建设,当年上海同济大学的医学剥离搬迁至武汉,组建了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已并入华中科技大学)。

当时基本都是围绕地区中心城市布局高校,如武汉、西安、上海、北京等;但因为种种原因,个别地区则是双中心布局或者多中心布局,比如西南的成都与重庆;东北更为分散,综合性大学布局在长春,工科大学布局在大连,均不在沈阳。

当时的布局是服务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于当时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这一布局显然存在一些不合理,在后来的211985以及双一流的布局上,国家相关部门显然考虑了这些因素,努力调整布局,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但显然,政府的调整不仅艰难,而且也未必能快速起效,更有效的是看不见的手。

伴随中国经济重心、中心逐步东移、南移,中国高等教育也逐渐发生了这种位移。在这其中,90年代末高等学校管理调整,大量部属高校下放地方,也加速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一批优秀的高校崛起,同时,原来的部分著名高校因为下放地方,加速没落。

前者最典型的代表是江苏。江苏,尤其是苏南,在改革开放中一枝独秀,在经济总量上仅次于广东。无论是原来国家布局在江苏的高校,还是后来承接的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在江苏有力的经济发展支撑下,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江苏目前高校总数位居全国第一位,211高校总数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北京。2017年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江苏再次以15所高校数量超越上海,位居全国第二。这其中以苏州大学为代表,江苏地方高校全面崛起,打破了过去以部属高校为主的著名大学的格局。而昆山,一个县级市,不惜巨资引进了杜克大学。

广东有点后知后觉,近年在高等教育发展上奋起直追,是压力,更是需要的支撑。广东目前实际上是考大学最难的地区之一,明显和经济发展不匹配。

与之相反,东北、西北的著名高校开始全面没落。在20多年前,上海交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领先于西安交大,最多只能争谁是正统衣钵。但现在,西安交大在各种排名上全面落后于上海交大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最委屈的是兰州大学,这所国家当年在西北布局的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因为地处甘肃,在优秀人才大规模流失的同时,考生因为更重视地域的原因,其录取分数一直在985高校最低端徘徊。

还有更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样著名的副部级985高校,不仅因为地处杨凌镇,离西安有几十公里,还受制于学校类型,在招生上只能和211高校竞争了。当我问该校招办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优势时,她不假思索地说:我们是性价比最高的大学。换句话说,是录取分数最低的985

投资不过山海关,伴随东北经济的全面衰落,东北地区的大学也开始全面没落。

2017年,双一流启动,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3985高校被下调至双一流高校B类,与出于平衡目的的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同在一类。

有人说,这是第一次官方意义上对高校的降级评价。

中西部高校的没落,原因是复杂的。除了投入,也就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支撑外,还有其他很多因素。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机会,尤其是对于考生来说。

考生在志愿填报中,越来越重视高校所处的区位,其核心的价值与意义就是发展机会。经济发达的地区不仅意味着发展机会更多,需求岗位更多,待遇更好,更重要的是,在争取发展机会的过程中,竞争选聘更为规范,更为公平公正,这是包括东北在内的很多落后地区需要高度重视的。在弥漫着人情关系的社会中,大量的优秀人才往往只有出走,以此寻求一个公平的发展机会。其实这也是东北人才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仅是机会少的问题。

    优秀生源对传统著名高校的放弃,在某种意义上,比优秀教师的流失对高校的伤害更为深远。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优秀学生支撑了名校,而不是名校让学生脱胎换骨。

社会各界对于西部高校的没落都很着急,国家也采取了各种措施,希望加强中西部高校建设,为中西部培养更优秀的人才,留住人才。比如在一系列人才项目中,都有西部的专项,并明确规定这类专项人才,若干年不可以流动。

但中国高校的这一发展趋势,几乎无法阻挡。

首先是基本的经济支撑,拿陕西举例,当年大量部属高校下放陕西,地方财政是无力支撑的。钱不一定能砸出名校,但没有钱肯定砸不出来(千万不要提西南联大,那是特殊时期,西南联大当年的薪酬已经是当时最好的了)。

其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与技术的需求也在催生高校的发展。需求量大,地方政府必然投入就大,学校自然就容易扩张。也因为需求大,自然就会引进、流入,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很多舆论专家批评人才东流、南流,批评著名高校毕业生东南飞,根本原因还是需求,即便是在西部、东北读完书,也没有合适的岗位,只能奔着有需求的地方去了,这无关觉悟,只关生存。

其实全世界都一样。美国西部加州大学系的兴起,斯坦福大学的兴起,与加州经济社会发展是直接关联的。

第三,我更为欣赏的,也是大家容易忽视的,是东、南部地区在社会治理与文化上的契约精神,以及更为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

与很多落后地区不同,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更具有市场经济的基本文化元素:契约精神、规范化管理。无论是民间私企,还是政府、国有公司,更强调规则、规矩;在竞争上,更强调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当然,还有整体的意识水平等等。

总之中国高校这一发展趋势几乎不可逆转地发生着。这已经不简单是高校教师与领导者的问题了,是当地政府的问题,当地社会发展水平的问题。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拖垮名校在不断发生着,比如哈工大。

2017年启动的双一流建设,与过去211985不同,不再固化,而是明确了一个机制,有出有进。我们可以预见,东部南部省份进入这一名单的高校会越来越多,深圳甚至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新的高地,而原来的一些211甚至985,完全有可能逐渐退出名校的舞台,只留下曾经的光环。

    这也是时代发展的一个规律、侧面或缩影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