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爱情 是不是人生最重要的?


2021年11月23日13:45

林采宜/

提到爱情,年轻人会想到《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有一经典名句:凡是让人幸福的东西,往往又会成为他不幸的根源。
    
爱情,就是这样的东西。

维特失恋,感觉“从此以后,日月星辰尽可以各司其职,我则既不知有白昼也不知有黑夜,我周围的世界全然消失了。”

爱情没了,世界就沦陷了。

这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感觉。在他们眼里,爱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真的是这样吗?

维特施失去了爱情,然后走向死亡。那么我们看看那些不顾一切得到爱情的,都是些什么下场?

为了爱情,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放弃了彼得堡的上流社会,放弃了心爱的儿子阿廖莎,投奔了心爱的情人渥伦斯基,最后,出于对爱情的失望,走出了渥伦斯基庄园,到他们第一次相见的火车站,卧轨自杀。

同样,鲁迅笔下的《伤逝》情形也差不多,子君和涓生冲破家庭的重重阻力,结合到一起,成为一对叛逆封建家庭的自由夫妻,最后,子君却在郁郁寡欢中黯然离世。

如果易卜生能给玩偶之家写一部续集,关于娜拉出走之后的故事,我想,女主人公娜拉的命运也不会比安娜卡列尼娜和子君更为幸运。

为什么抛弃一切去争取爱情的女性,最后都以悲剧收场?

很简单,因为生活是树,爱情是花。没有花的树不过是单调的,沉闷而已,而离开树的花,凋零是迟早的。

民国时期,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也不乏其人。

徐志摩和陆小曼就是一个例子,冲破各种阻力走到一起之后,面对现实的柴米油盐,彼此之间是无休止的争吵,如果不是诗人的意外早夭,他俩的婚姻走向解体也是迟早的事情。

还有一位女子,也有过不少绯闻,但最后是爱情、名誉、事业家庭样样不耽误,这个人是林徽因。

有一种女人,站着如一座峰,巍峨独立,躺下,如万顷波,风流浪漫。林微因便是如此。

陆小曼站不起来,张幼仪躺不下去。以其最终的结局来看,依附于爱情的人生到底是比较渺茫的。

张幼仪虽然情感上虽然寡淡些,没有那么多花开柳绿,到底是体体面面地把握着自己的人生。

记得在一次读书会上,有一位女性问:如果你是男人,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

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男性的答案应该是:我想娶薛宝钗当宝二奶奶,上,替我伺候祖母开心,下,替我管理丫鬟老妈子,当家理费,对外还能妥善处理上至皇亲,下至仆人的各种红白礼事,至于林黛玉,我希望她是我的情人,秋天一起赏月,冬天一块吟诗.......

在荣国府的人际关系和家族文化中,即便林黛玉不是香消玉殒,而是如心所愿嫁给了贾宝玉,那么一年半载之后,贾府一定会给宝玉娶一个像薛宝钗那样圆滑、王熙凤那样精明的姨太太来当怡红院的家。黛玉相应沦为有位无权的傀儡太太。

毕竟,生活之树长青,爱情之花才有所依附。

所以,要让爱情活得长久一些,先谋生,再谋爱;实力永远比口红重要。

    把爱情当成人生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重要东西,这种认知本身就像一个个坑,年轻时踩踩没所谓,但要是一辈子都陷在坑里,那我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