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是人生的目标,幸福才是。自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
文 / 林采宜
1. 为什么有些人活得那么紧巴巴?
大家看到生活中,有些人大大咧咧,热气腾腾,有些人谨小慎微,患得患失,后者我们常说:他(她)活得紧巴巴,获得紧巴巴,主要是因为计较,自己计较的人通常推想别人也是很计较,因此,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依我看,大部分计较是因为贫乏,而贫乏则是因为局限。
高中的时候,同宿舍有个女生,天天晚上十点钟熄灯之后,还打着手电筒温课,那个期末,她数学“考砸了”,89分,没有达到门门功课90分以上的自我要求,同时总分排名第七,没有列入前五,为此,她整整一天不吃饭,惩罚自己。
各位同学,现在回过头去看,中学时的某一次考试成绩重要吗?所有的人可能答案是一致的,不重要!可是你回到母校去看看,多少人在为根本不重要的成绩在烦恼,在奋斗。
下面我举两个例子:
张爱玲的大学没有毕业,可谁不承认她是上个世纪公认的优秀作家,这么一看,那些中文系的同学们,你们某个学期的某个课程的成绩重要么?
比尔盖茨也是一样,大学没毕业,可他的微软改变了一代人的工作方式和记录方式,盖茨不在乎学历,也没有人在乎他的学历!
学历对于什么样的人重要?
对于只能在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排队面试的人来说,学历才有用,但人生的出路不只是在某个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排队面试。
世界其实很大,不要只看见窝里那几根草。坑里和坑外,只有一米的高度。跳出来,视野不一样,你看到的人生机会自然不同。
2.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禁忌?
禁忌来自于恐惧,活在禁忌中的人大部分是因为懦弱。
在讲人为什么会因为恐惧而懦弱之前,先讲讲自我。什么叫做自我?“所谓自我,就是顽强的站在自己的本能上,然后,整个世界都会向你妥协,因为,这本来就是个苟且的世界”。
表面上看,禁忌是各种社会群体制造的规矩,比如制度、习俗、观念,实质上,禁忌是自己内心的枷锁。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斯德哥尔摩综合征?1973年8月23日,两名罪犯奥尔森(Olsson)与澳洛夫森(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甚至表达出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克里斯汀(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澳洛夫森(Olofsson)。人在极度恐惧之下,会产生依赖感,依赖对象甚至是加害者,例如绑匪、强奸犯。
在监狱里呆久了,你会爱上这座监狱,因为它给你安全感。
有一部电影《朗读者》(reader),女主人公汉娜在服刑二十年后,获得自由的那天,选择了自杀。或许,她自杀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二十年监狱生活已经使她无法适应狱外的自由世界,重返社会使她产生一种深深的恐惧。
许多人都说渴望自由,但只有内心坚实、强大的人才有力量面对自由。
没有监狱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用习俗、文化、观念构造看不见的栅栏,来约束个体,保持群体的统一性,这时候,禁忌就是无形的监狱。
3. 为什么要突破禁忌?
因为集体像一个巨大的子宫,人,一旦融入集体,智商马上降低,在集体中,认同永远比独立思考重要。因此,许多个体愿意把自己的脑袋安到别人的肩膀上,放弃独立思考,接受集体意志的催眠,从而找到彼此的认同感。
集体作为社会的子宫,她提供安全感,前提是你要适应平庸、随波逐流。在这个子宫中,每一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分子,吃着集体主义乳汁长大的人,从卑微中找到安全感。
因此,集体的催眠效果大至宗教信仰,小至发型衣物。
911恐怖袭击,以及近年来那些可怕的恐怖主义噩梦后面,多半都是被信仰催眠的宗教狂热分子。
说得更近一些,大家出门去,看看大家那些年轻人的发型。满大街时髦青年,不管大脸小脸,长脸圆脸,到处晃悠的莫西干发型。贝壳汉姆的莫西干发型在他身上,有种生机勃勃的酷劲,但中国的小男生留这么一种印第安风格的头,看上午真是很奇怪的感觉,几个人有贝克汉姆那种印第安风味?留这种发型的男生都觉得这种发型适合自己?我看未必。追随流行的潮流,才是主因,连发型都趋同,何况其他。
托克维尔说:“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我认为,流行,是多数人的臣服。
如果说,民主是大多数人用投票形成的禁忌来桎梏所有人(包括不同意的少数人),是外在的规则约束,那么,流行则是内在的臣服,镣铐在每个人的内心。
所以你看,在自由民主的今天,集体意识其实无所不在。
古斯塔夫说:“在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情感从未失过手。”这情感,就是认同,为了情感而出卖理性,司空见惯。
因此,只有突破禁忌,你才能遇见真正的自己!
4. 如何才能突破禁忌?
不要在乎世界上所有人的看法,你只要在乎自己的感受,这个世界就属于你。
今天一个朋友跟我说:爸爸从小教育她“要自尊自爱”、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勇于改进”。
而我以为,面对批评,虚心接受已经是给对方的尊重,至于要不要改,服从自己内心的价值判断。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的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获得认同的。而另一些人,则是通过不断发扬优点来谋生。
自尊自爱的前提是什么?前提是你要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一个对自己不认可的人,他(她)靠什么去支撑他的自尊,又如何做到自爱呢?
一个人,最强的能量来自于心理内力,这种内力一定是你内心本来就拥有的本能,本能的力量永远大于理性的“超我”,你用两种力量对博,是内耗,就像你右手拿着一把刀,不断地剁自己的左手,还能武功高强?
理性和感性对博的个体,通常都是纠结甚至撕裂的。
只有左右手往一个方向用力,你才是最强大的,这个强大是理性和情感的融合、统一。
所以,不要把自己修改成你根本不是的那个人,面对强大的本我,任何修改都是伪装,当然,伪装时间长了,他(她)可能会忘记自己的本心。
学会接纳自己,容忍自己的缺点.......
告诉这个世界:我很好,我就不改正缺点!人无完人,你完美,你不是人,你是神,伪造的神。而我,只想做个有血有肉有性情的人,一个真实自然的人!
人,要找到真正的自尊,就必须需要突破他人(环境)有意无意中形成的禁忌。
外人给的是面子,自我认同的人才有真正的自尊。
还有一个朋友跟我说,遇到坏的领导可以把职场当作一种修行,这是非常错误的。集体修行的结果,通常就是在所谓的认同中共同走向黑洞洞的未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有时候孤独比黑暗更可怕。
5. 结论:
总体而言,成功是世俗的定义概念,于我们大多数而言,拥有幸福,足也。因此,成功不是人生的目标,幸福才是。这也是为什么,林老师把课程的名称从成功的人生,改为自在。自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