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孤独”有点灰暗,乃同冬日深深的阴霾,胡兰成的惆怅比较暧昧,如江南的杏花春雨,那意思不见得不透彻,不见得不悲伤,只是藏在温润里了。
温润如玉/林采宜
《国风》里有一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董桥用的标题则是“温润如玉是君子的仁”,写的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什么是“君子的仁”已经记不清了,“温润如玉”这四个字却给我很深的印象。
最近读胡兰成的书,慢慢悟出什么叫做温润,为人处世的温润,文章笔墨的温润。胡氏称万事皆好,只是不曾为哪样倾情付出,他的性情湖水一般,既清又凉,说不上好,还是不好。世俗小说赞扬的都是热血男儿,爱憎分明,要么拔剑相向,要么洒血相酬,哪一种都让人心惊胆战,是否“可歌”不敢说,“可泣”却是当之无愧。依我看来,“可歌可泣”的感情如油画,远看很有气势,近看皆是一团团粗糙的油墨,不堪推敲。倒还不如平淡细致的工笔画,可以在昏暗的灯下心平气和、慢慢地品。
比起那些动不动就人仰马翻的激烈,胡兰成的平淡有隐约的颓废之美。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才气都很高,张阅世的眼光极为尖锐,执著到几乎跋扈,而胡的性情则比较平和,其文字乃同春曰的流水,没有原则地滋润万物。才气和悟性顶局的人有两类,一类是凡?高、张爱玲式的,以自绝于芸芸众生显示其超凡脱俗,还有一种是胡兰成式的,貌似毫无原则的包容甚至放纵,实则已超脱了非黑即白的绝对是非,有阅尽红尘的澄明与平淡,既不功利,也不纯情,他的情感如同其文字,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入微,也有境过情迁,顺其自然的随意,胡的朝秦暮楚总被世人批评为
“薄情寡义”。我倒以为清平世界的感情,真不必有生死血泪,“此时语笑得人意,此时歌舞动人情”已经是缘分,是福分,应该好自珍惜、好自享用才是。
有评论说:“才子散文,胡兰成堪称楚翘。”这话一点不过分。
胡的文章,虽无浓辞丽句,然字里行间,风姿绰约,妖娆妩媚,扑面而来,读他的文字,犹如春阳在肩,春风抚襟,一派祥和。胡兰成论天道如同说儿语,“繁华寂寞皆有意”,寓知性于感性,不落痕迹,却很通透。
小时候作文,总以为辞藻是文章的妆彩,总是越丰艳越好。后来长大了,读的书多了,经历的人和事多了,慢慢地懂得了“真味是淡,至人是常”的涵义,文字也一样。文章的风姿在于其作者的境界,而不是辞藻的堆砌。
以前老是把“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八个字连在一起想,最近终于有点明白君子未必“谦谦”,更未必“温润如玉”,而温润如玉是一种境界,和是不是君子实在没有什么相干。
“读文章可以像惊艳,原来前生已相知”,我想趣味相投的作者和读者,是否都是在人生的路途中偶遇的前世知己,相见格外的亲切。
张爱玲和胡兰成都是文学高人,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她描述“虱子”以剖析世事的浑浑噩噩,其中不乏灼灼真知;胡兰成却以“我不但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月亦是荡子”来感慨不得已的一生飘零,对故土、对情人、对过往的诸事都“有思无恋”,是超然,也是无奈。张爱玲的“孤独”有点灰暗,乃同冬日沉沉的阴霾,胡兰成的惆怅比较暧昧,如江南的杏花春雨,那意思不见得不透彻,不见得不伤感,只是藏在温润里了。
胡氏的浪漫是中国式的浪漫,是从玉的晶莹润白中静静地透出来的光泽。诚如《论语》所言:“素以为绚兮。”无论在官场,在情场,胡兰成都是水由山转,随遇而安,他的“永结无情契”有不负责任的自私,也有悟透人情的超脱。因为不合国人当时轰轰烈烈的爱国情结,终落下一生都洗脱不净的骂名。
古语说:“天道不仁,至人不亲。”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如同春流过手,只能感其汩汩的温润,却无法留其在握,天长地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像一株植物,投入的感情重了,有时会变味,就比如你原本种的是文竹,用的种子或者洒的肥料错了,冷不丁冒出一朵牡丹来,盛时极艳,而后转眼颓谢,终究没有文竹的持久葱郁。倒不如“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那种不浓不淡的关系来的久远,经得起回味。
在岁月的平静中,能够持久的东西都是含蓄的,平淡的,蕴于自然的本能。正如胡兰成所云,真正的英雄美人并不是一心一意要做英雄美人,他(她)甚至想迎合平凡,只是迎合不上而已。当然,这里的“英雄美人”早已经没有了惊天动地和可歌可泣。
有些人的作品里有浓郁的时代风气,如郭沫若、丁玲,另一些人则自始至终是个人的风格。胡兰成属于后者。无论政治、宗教、礼仪、文学,平淡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他笔下,都是胡式的,不受所谓“公论”约束的个人见解。从《今生今世》、《禅是一枝花》到
《中国文学史话》,胡兰成讲事说理的逻辑处处随意,但也处处精彩。他在宗教和哲学上的皈依决定了他的文章格调,时代的气息在那里面只是风过柳梢,即便落下痕迹,也只是几片飞絮。
因此,张爱玲是一枝牡丹,恣意绽放,艳得很嚣张,有惊世骇俗之美。胡兰成的个性如幽兰,不经意地散发着隐隐春气,在其文章里随处可见,他的亲和力怕是引得诸多女性芳心同怡的蜂蜜之一。
颓废的日子是一大片潮湿的泥土,罗惆绮怅如千百只春笋,横七竖八地冒出来,堵在心里,却形不成文字。“万壑填胸艰一字”,的确,世上太真的东西是很难知的,更何况述之以笔。深夜翻书,看见了
“温润如玉”,倍觉亲切,心想至情至性,也就在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