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论文评选 > 第二届“十四五”国家教育规划与教育理论优秀论文 > 详细页面

中小学校园食育实践与思考


2022年02月12日23:56

众所周知,随着我们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物产丰富,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饮食方式、结构、习惯发生重大变革,告别了“吃不着、吃不饱”,人们在享受改革红利带来的幸福与安逸的同时,因为不良饮食习惯引发的疾病问题、饮食安全问题、食品传统与文化继承问题、食品浪费问题接踵而来,在这些问题面前,食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食育,包括食物知识的认知教育,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的教育。食育是全民的教育,应从少年儿童开始,校园食育责无旁贷。食育不应是枯燥的知识学习,还应包括满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实践,通过实践,形成对健康饮食的牢固印象。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展开“食育”活动,日本是践行食育最早的国家,在2005年制定《食育基本法》,并制定了“食育计划”推广全国。美国针对儿童肥胖问题提出的“从农场到学校”活动,英国的“食品两星期”活动,德国的“公共厨房”,丹麦的烹饪课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的“食育”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广泛借鉴国外的“食育”经验,联合政府、学校、家庭、企业等多方力量,改善我国国民的营养健康问题,进而达到让更多的人们吃得更营养,更健康,更科学的目的。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校园食育开展工作,下面就如何开展好校园食育工作谈一下个人的几点实践思考。

一、实现“五个转变”,探索校园食育的新途径 

    1、实现思维方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要由静态的、封闭的传统思维方式转向动态的、开放的现代思维方式,食育思路要开阔,方法要灵活,内容要丰富,要符合学生的成长环境。

2、实现教育方法从经验性向科学性转变。不再凭经验办事,不可生搬硬套,要加强研究学习,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行为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

3、实现传授途径从单向灌输型向互动体验型转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保护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动手体验、合作互动、集体分享,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新知,提高素养,让食育入脑入心。

4、实现教育形式从集中型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型转变。除了必要的大型讲座、集体教育活动外,应根据不同学段和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有的适合年级集中开展,有的适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内有的还适合分组交叉轮换,总之教育单位越小越灵活,越能突出重点和保护个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越强。

5、实现教育载体从由单一教师课堂讲授向多种载体共同传播的转变。改变一张嘴、一支笔的单一做法, 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搭建互联网+食育信息化平台,增强食育课堂的时代性、趣味性、渗透性和感染性

二、提升“四个能力”,争做校园食育的推进者

校园食育不仅要有营养食品知识的普及,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还应该包括饮食文化的传承,如食育与礼仪、食育与感恩、食育与健康、食育与环保等诸多内容。

校园食育工作者为了更好担当起“提升学生未来生活品质的素养教育”的重任,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提升如下四个能力:

课程开发能力:解决想干什么问题。

食育课程的的核心就是把学生饮食习惯与素养现状作为逻辑的起点,把食育美好愿景作为终点,重新审视教学过程。

校园要开展食育,就需要有具体的课程体系来支撑,食育工作者课程开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能力体现在:不断提高要自身的课程目标定位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选择能力、教学能力、课程评价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我所在的学校初步形成了如下三级食育课程体系。

  1)潜隐课程:面向全体师生以知识普及和宣传为主:讲座、午检广播、传统典故学习、光盘活动评比、知识竞赛、问卷调查、周末食育作业(做一道菜,逛一次市场……)等等。

2)基础课程:依托周末实践课、健康教育课,针对某个学段开展的食品安全、食材辨别、后厨体验等教学活动(含周末帮厨)。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食堂,在食堂师傅指导下参与动手摘菜、卫生清扫、参观库房等感受食堂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加工环节、分工要求,体会一餐一饭的来之不易,增强学生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意识。

3)拓展课程:依托学校选修课、第二课程等载体,针对兴趣选修班学生,开展食品加工制作、科学小实验等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参训学生的生活规划和辨析能力。

2、队伍建设能力:解决谁适合干的问题。

在目前食育进学校、进课堂尚未完善背景下,我所在学校的做法就是在师生员工家长中内部挖潜,在全面培养中重点寻找和培养食育的胜任教师。

1)首先是提技能,即注重食堂员工培训。食堂是校园食育最直接、最主要的阵地,食堂从业人员认识程度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食育效果。要利用班组会、业务学习时间,对食堂员工开展节约粮食、合理膳食、师生沟通技巧、就餐礼仪规范集中培训与教育,并适当进行考核,将食育融入员工工作环节,服务细节,食堂员工也就都成为食育合格示范者、宣传者、志愿者。  

2)其次是求认同,即注重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队伍的培养。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领袖和生活导师,如果通过行政指令,骨干教师食育专业培训,活动评比,健康讲座,通俗易懂微视频能赢得她们对食育工作的认可,继而培养成为食育的忠诚支持者和优秀传播者,那么校园食育工作注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再有获支持,即注重家长队伍宣传。采取传统的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问卷、家长一封信、家长代表座谈与现代微课堂”“营养热线相结合传播模式,对家长进行食育常识与技能的宣传和培训,在提高学生家长的食育知晓率和家庭营养配餐能力的同时,寻找和邀请家长中的骨干到校参与食育工作,使家长群体中的大部人成为食育的合作者、跟进者,发展一小部分人能成为校园食育的规划师和讲师。

4)最后是得扶持,即注重校外资源利用:充分利用各级营养协会专业组织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资源以及为学校食堂服务的供货厂商资源,为校内食育课提供信息、课程开发、参观实践、师资资源。

3、沟通协调能力:解决能顺利干的问题。

1)可以干的请示能力:通过主动积极请示、汇报,获得校领导、学年组长、对口班主任的支持和理解。

2)顺利干的规划能力:在活动获得领导批准后,接下来就是对接、落实具体工作:活动组织者、活动对象、活动时间、活动场地、活动器材、安全保障措施等了,这些都是影响食育活动是否顺利开展能否取得预定效果的因素。

3)能再干的总结宣传能力:适宜的宣传,客观的反馈,及时的总结,都将为下次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4)在哪适合干的食育基地开发建设能力:校内餐厅、操作间、生态园、生物化学实验室,校外知名食品加工配送企业都可以为学生提供食材展示、开放式厨房、植物生长过程展览、营养科学实验、志愿者服务的实践场所,都可以建设成为食育的校外实践体验基地。比如说,可以通过参观乳企,了解企业文化、人工智能程度、行业标准情况;可以通过参观食品、稻米、畜肉加工厂,果蔬生产基地,大型农产、水产批发市场,为师生提供动物植物全产业链中有关食品加工、检疫检验、生物制药、农药残留、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广阔的实践空间。

上述企业不仅是学校食育的实践基地,同时也是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基地、职业体验基地,现代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示范基地。

氛围营造能力:食育意识提升

1)宣传渠道:校园(班级)橱窗、板报,校园广播、电视台、文艺演

出、专家讲座、网络视频、食堂餐厅。

2)宣传内容:围绕吃的历史,吃的安全、吃的合理、吃出健康、吃出文明,有计划分阶段开展饮食常识、安全知识、选购辨别技能、典故传统的宣传。

总之,做好校园食育工作,首要是认同与热爱,热爱了就愿意付出努力,食育工作自然就会做得有声有色,课程开发、氛围营造、组织协调,无论是哪一点,做好了都不容易,无需面面俱到,如果是能把其中的一点做到极致,其实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三、坚持三个结合,开创校园食育新局面

1、首先结合校园生活不同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食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1)新生入学开展食物不耐受食物筛查,设立过敏体质特殊餐食,使学生免受过敏症状的困扰,让学生舒心,家长安心。

2)运动会提供能量餐。

3)考试提高高蛋白防焦虑餐。

4)及时纠偏,针对学生不爱吃青菜、挑食偏食,从食材、菜谱、加工多环节入手,颜色、营养素、味道、引导教育多管齐下,使之得以改善。

5)季节变换,开展应季食材菜肴加工、营养价值介绍等等。

6)毕业生离校进行考试文化宣传,培养学生感恩、爱家乡的情感。

2、其次结合传统24节气、节日适时开展饮食与习俗、传统饮食礼仪教育,传统气息浓郁,让学生从正月十五观灯吃元宵,端午节赛龙舟品香粽,八月十五赏月吃月饼中,感受和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结合实事形势开展:

1)结合重大食安事件(上海中蕊国际学校、成都七中),顺势开展食品商标、保质期、加工存储方法教育,提高食安认识,规范员工行为。

2)结合国家食品安全文件精神的学习与贯彻借势开展食育。

如:利用两会三部委会签文件,三减三键行动,全民营养周,中国学生营养日,通过编制科普挂图、宣传展板、发放健康知识手册、观看视频短片等形式,开展食育科普宣传,提升师生食育意识和能力。

四、夯实“二个基础”,促进校园食育大发展

(一)牢固坚守食品安全。

  1、抓好主体责任落实

首先,学校食堂要从管理员到普通员工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其次落好安全培训;再有建立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防控体系,做到认真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隐患,坚持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高压态势坚守安全红线。

2、严把各环节安全关

其次,学校食堂要严把人员上岗、供货商管理、食材验收、食品制售、资料留存关,做到人员合规,食材安全,卫生达标,流程合理,操作规范,档案完备。

(二)着力提升营养配餐

1、编制营养餐食谱。学校要聘请营养师做专职管理员,由营养师结合学生身体特点、季节变化及学习阶段等实际,制定周营养餐食谱,管理员定期对食堂员工进行食育培训和膳食指导,保证每天每周多种主材配餐原则,营养素搭配,考虑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季节等因素,不断调整和改善

2、与校医室联动,学校要结合学生体检结果开展学生营养配餐状况调查和调整。包括饮食种类、膳食结构、学生营养状况等,为营养配餐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更均衡提供依据。
    3
、召开师生座谈会、利用家长开放日组织家长参观食堂等形式,广泛听取师生家长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营养配餐工作   

4、落实陪餐制度,学校值班领导和教师联合陪餐,对食堂环境、员工服务、营养搭配做出客观评价,管理员认真查看记录,及时解决反映的问题。

五、不忘一个初心,将食育进行到底。

一面是根深蒂固的“是人的本能,吃什么是自己的事情陈旧落后观念。

一面是全民富裕后不健康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行为引发各种疾病正威胁人类健康的残酷现实。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6》显示,从1985年到2014年的30年间,我国学生肥胖检出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肥胖导致的高血压等慢病风险不断加大且呈低龄化趋势。

一面是以日本为首的已推行食育的国家地区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吃什么看似简单,但它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更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此,食育已重任在肩,需砥砺前行。

愿我们都能不忘“食育让生命之花幸福绽放这个初心,让我们彼此互助,携手并进,将食育进行到底。

作者简介:廖永富;工作单位:东北育才双语学校;研究方向:校园食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