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能社会,不应过早“普职分流”
梁建章(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人才培养需要从中长远考虑,过早“普职分流”,特别是推行强制性比例的做法,不仅无法适应未来智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会造成社会阶层固化等潜在的负面影响
我们认为,人才培养需要从中长远考虑,过早“普职分流”,特别是推行强制性比例的做法,不仅无法适未来智能社会应对人才的需求,还会造成社会阶层固化等潜在的负面影响。
教育部在2021年下发的文件中,要求普职比例大体相当,这引发社会担忧,即是否会实行 “强制普职分流“,限制一半年轻人上高中和大学的政策。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这两年出现要求延迟“普职分流”的声音,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呼吁。比如北大教授姚洋最近建议推行12年义务教育,如果目前国力有限,那么可以从推行十年制义务教育开始,不要用中考过早分流学生。中国科学院的武向平院士最近也向全国政协建议,延长义务教育,推迟普职分流。我们认同这些学者的观点,我们也看到教育部官员的回应,认同延迟“普职分流”是一个规律,但是由于中国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需要大量技术工人,有必要让一部分学生初中毕业之后接受职业教育。我们认为,人才培养需要从中长远考虑,过早“普职分流”,特别是推行强制性比例的做法,不仅无法适未来智能社会应对人才的需求,还会造成社会阶层固化等潜在的负面影响。
早在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出了“普职分流”:“根据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我国广大青少年一般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该决定还明确提出了“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从此,中等职业教育开始在政策层面被不断推行和发展。根据“十三五”(2016年-2020年)期间的教育公报数据,5年里中职招生占比稳定在42%左右,意味着普高招生占比是58%左右,确实动态保持了普高和中职大体相当的招生水平。
通过下图可以看出,尽管不同地区和年份的普通高中录取率会有所不同,但这一比例在全国整体一直保持在大约50%。换句话说,不管考生如何努力,中考中得分较低的一半人注定只有进入职业学校的选择。在教育内卷严重的当下,家长和学生原本就面临着残酷的升学压力,而“普职分流”则进一步引发巨大的焦虑。因此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及其家长们就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应试,尤其是必须努力进入一个好的初中,从而争取在中考的竞争中成为不被淘汰的那一半。但这样一种观念,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更不符合中国未来的人才需求。
中国虽然目前正处于智能社会的起步阶段,但是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部署上,已经逐渐向主要发达国家看齐。要推进智能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学习能力并不断推陈出新的就业人才。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过重要指示,特别强调“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意味着,职业教育不仅要承担培养多样化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的职能,还需要从长远考虑,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系统。
在智能和创新型社会下,很多职位的技能要求正在不断升级,例如护士职业,几十年前初中毕业后的技校培训就已足够,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护理工作已经分成好多细分的专业,在一些发达国家,护士专业已需要高等职业大学的学历。其他职业也有类似的技能需求升级,例如未来的农民,在现代化农场管理的专业领域内,可能需要与大学本科水平相当的的职业教育。有些职位即使是现在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如司机、快递和服务员,但是随着机器人的普及,这些职位未来可能被取代或者升级,也需要学生在年轻时就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所以职业教育将一半的年轻劳动人口局限为初中毕业后的技校教育已经不适宜,而是应该扩展为包括大专和本科的高等职业教育。
“强制普职分流”的四大弊端
如果中考之后按照1:1的比例进行分流,有100个人报名,那么最终有50个人可以上中学(普通高中或者民办高中),而另外50个人则被“分流”,通常面对两种选择:第一、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如前面说的中专、技校等;第二,提前进入社会工作。这样强制性的中考“普职分流“,有四个弊端:
1.限制了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
有人预测,未来20年里会有大量工作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取代或部分取代,几乎所有工作都会受到智能化的影响。比如,司机这个职业未来很可能会被自动驾驶取代。在携程的服务中心,越来越多简单的服务请求由聊天机器人自动完成,需要人工处理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未来的餐馆里,机器人和点餐软件将完成大部分点菜和送餐的工作,餐馆劳动者要做的是管理、设置和维护这些机器人和软件。在工厂里,机器人将完成主要的机械工作,类似于富士康流水线组装工人岗位正在迅速消失,少量留下的工人职位,则需要设置、维护和修理机器人。即使是未来的农民,要想管理好一个现代化的农场和养殖场,也需要很高的综合技能和学习能力。如今在中职学校里学的技术,很可能过了几年就会被替代。这样的未来,对于工人、服务员和农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理解复杂的系统,擅长解决问题和自我学习,甚至需要掌握计算机算法和编程能力。以这些能力需求而言,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技术工人是前机器人时代的事了,今后需要的是懂机器人的技术人员。事实上,随着工厂智能化和复杂程度的上升,就连一直标榜职业教育的德国,如今也开始反思,认为高级工人仅仅有职业教育可能是不够的。只有具备更好的综合能力,一线的服务和生产人员才有可能为创新和改进做出贡献,未来有机会被提拔成管理和研发人员。
即使在同一个行业和企业中,劳动者也有晋升和换岗的机会。例如,现在的某个餐馆服务员,未来可能会当餐馆经理,甚至创业自己开餐馆。当餐馆经理和老板的技能,就远远不是一个职业学校可以培养的,需要综合的管理技能和学习能力,尤其是未来的餐厅还可能面临高度智能化的挑战。对于这位潜在的“餐馆老板”来说,如果早早地跳过高中、大学阶段,的确会多出几年工作时间,却将因此失去以后的上升空间。
或许有人说,劳动者工作以后还可以自学,这句话本身没错,但有些课程如数学、计算机和外语,在年轻时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大学里培养的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无论未来是自学还是成人教育。其实大多数家长也都明白这一点,学习不是为了立刻赚很多钱,也不完全是因为文凭,而是争取让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得更好。所以即使大学生的起薪并不高,甚至未必能找到对口的工作,却还是人生的正确选择。因为从整个职业生涯的收入来看,大学的回报是很高的,而且大学教育所拥有的优势,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专业人士职业年限的延长,还将变得越来越大。
对比来看,虽然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具备某类技能或者技术的学生,但是他们的职业发展前景远远不如继续升学的学生,而且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被大大限制了。尤其在现代社会里,人一生要换好多岗位和职业。很多老的行业会消失,新的行业会诞生。如果现在一个15岁的年轻人所学的职校技能在20年以后被机器人取代,就会在中年面临要学新职业技能却学历不够的困境。而这类劳动人口,由于在目前的职业教育系统中没能掌握不断学习新技能的能力,因此会很快被淘汰出劳动市场,很难实现再就业。
进一步来看,如果一个社会出现了大批低技能的失业人口,势必会给社会稳定带来潜在的弊端。所以职业教育必须构建终身教育的理念。终身教育的基础,则是劳动者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掌握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实现该目的,应当努力让所有人接受包括高中的基础教育,然后再在职业大学和普通大学之间进行自主选择。这项改革将大大提升中国劳动人口的整体素质,并为进入智能社会提供更充分和有效的人才供给。
2.中考分流加剧了考试压力和教育内卷
中考成了高中入学的分层考试,也成了高中“升学”和职校“就业”的分水岭。为了避免初中毕业就被绑定进入职校,家长和学生不得不为备战中考而补课。有些地方在更早的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也开始考试分层,于是学生和家长又需要为进重点初中、重点小学而不断内卷。教育分层变得越来越早,熬成了深度的教育无效投入与浪费。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在几十年前的中国,高中教育资源都是稀缺的,为了把这些稀缺教育资源匹配给最优秀的学生,就必须在入学阶段进行筛选,于是出现了中考和高考。但现在的高中和大学教育资源已经不再稀缺,高考和中考存在的必要性已经大不如前,过早分层的积极意义远不及当年,反而因此产生了种种弊端。同时,因为分层考试而产生的标签,会跟着孩子好几年甚至是一辈子,于是导致考试的压力被无限放大。所以过早的分层,必然会无谓增加择校的巨大压力,推动各种补课的军备竞赛越来越低龄化,也进一步加剧教育内卷。
教育内卷,导致小学以及初中教育以应试为主,浪费了人才基础教育的时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的人才,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劳动市场,缺乏能够迅速进入不同行业并且独当一面的劳动人口,这会成为中国的创新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极大阻碍。
3.评价过早,容易让那些起步晚的孩子遭遇错误的评判
每个孩子的成熟期不一样,比如男孩的成熟期普遍比女孩子要晚一些,农村孩子的成熟期也要晚一些,在学习方面也是一样,过早分层不利于这些晚熟群体充分发挥潜力。
有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把兴趣和经历放在学习上,但是不代表以后不会。尤其是男生成熟得更晚些,可能一时沉迷游戏,但是后来却有可能赶上来。 还有弱势群体的孩子更容易输在跑线上,因为富裕家庭会把更多的资源来刷题或者提前学习。或许弱势群体的孩子天分和后劲并不差,但是因为家庭的原因起跑慢了,被过早的分流了。
另一方面,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如果强制性的“分流”,让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那么在选择技能型的“专业”,一个15岁的孩子能否准备判断出适合自己的方向呢?无论心智还是知识储备,恐怕都远远不够。而且这对家长来说同样也是一道难题,谁敢说自己就能准确判断青春期孩子的未来走向?虽然职校目前也有3+3/3+2等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继续升学读书的部分机会,但整体而言,大多数学生进入中职以后,基本就绑定了“毕业即就业”的道路,当下选择的专业,往往就是未来从事的职业方向。
过早分层的另一个弊端是,为了应对层层叠叠的考试,孩子们中学阶段的学习不得不拼尽全力,然而到了最关键的大学阶段,他们反而失去了努力的动力,毕竟大学的招牌已经到手,没有必要再努力学习了。
让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机会,让每个人都享有展现才能的环境,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同样也是国家领导人对于职业教育提出的希望。而过早的评价体系,可能导致起步相对比较慢的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的孩子,会失去完整中学教育所带来的职业发展机会。一个公平的社会,应该向所有年轻人打开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这就需要反思目前由“普职分流”所引发的问题。
4.生活方面,不利于适应复杂社会,成为更好的公民和家庭成员的需要
过早的进行分流,不利于这部分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所具有的复杂性。人们不断观察到,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身处的智能社会正在越来越复杂,由各种消费品、药品乃至理财产品诱发的陷阱越来越多,甚至就连假新闻也是层出不穷。每人每天面临各种选择,商品、投资和职业都需要我们做出选择。当各种选择都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如果个人不能深入理解整个社会的运行,就会错失很多机会,还会踩坑、被“割韭菜”甚至被骗。比如在投资股票或者购买理财产品上,需要对金融市场有基本的理解,读懂上市公司的公告和财报,了解基本的金融财会概念,对宏观经济有基础判断,听得懂财经新闻等,所以在高中或者大学阶段,学一些基础的财会金融和经济统计的知识,对于投资理财会很有帮助;在子女教育方面,拥有更高文化水平的父母,能够给孩子更多的帮助和更好的引导;在择偶方面,在其他条件大致相仿的情况下,高学历也是一种重要的优势。
如果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完整的中学教育,会培养出更多思想相对成熟且更适应在智能社会中生存的人,从而整体提升中国人口的素质,为创新社会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普职分流”的五大误区
如果逐步取消“普职分流”,让所有人接受完整的中学教育,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根据教育部在2019年公布的数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也因为这样,有人担心大学生是否已经太多了?我们认为,需要消除五大理解误区。
误区1:中国处于工业化阶段,需要大量工人和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如果都读了高中和大学,谁来做工人和服务性工作?
在经济学上,没有招不到人的岗位,只有招不到人的工资。如果有更多的人去上了高中和大学,普通工人和服务员的工资会上涨,这样就会有大学生愿意或者暂时愿意从事这些工作。现在普通工人和服务员的工资,还是远低于专业岗位的工资,如果有更多的人胜任专业岗位,那么不同学历的工资差就会缩小,这不正好减少了贫富差距、实现了共同富裕吗?前面举了护士的例子,在有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的护士需要高等职业大学的文凭,所以在美国,尽管护士也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却成为很受尊重并且收入颇高的热门职业。
误区2:如果大学生做了工人和服务员,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真是浪费吗?如果静态地看,可能很多人没用到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但人的一生很长,也许可以因大学知识而终生获益,至少增加了很多可能性。以前人均寿命40岁的时候,可能读到小学就够了,人均寿命60岁的时候,大部分人读到中学就够了,可现在人均寿命都到80岁了,多读几年书是完全有必要的。或许,很多拥有大学学历的年轻人,并不会做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如果从每个人的长期职业生涯来看,读高中和大学却能带来更大的职业上升空间和更广的职业选择空间,上高中和大学的个人和社会回报要远远高于其投资成本。
十几年前的大学生扩招政策曾饱受争议,但事后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在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和工人的起薪差距的确越来越小,甚至发生了逆转,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在其他发达国家那里也很普遍。虽然起薪较低,但短短几年后,大学生的平均薪资就会远远超过低学历的同龄人。对于当下普遍“产能过剩”的中国经济来说,对本国人力资源的未来进行投资,恰恰是回报最高的选择。
误区3:高级职业学校需要非常抢手的技工?
这个完全是误区,其实制造业本身的从业人员需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且趋势是越来越自动化和智能化。高级技工也正在逐步被机器人取代,要么就是升级成生产工程师的职位。这类趋势可从特斯拉上海的工厂的招聘广告看到,工厂里大量的工作岗位,需要拥有大学学历的工程师。至于少量开叉车的物流工作,只需要初中的职位,但工资会低很多,几乎没有高级技工的工作。长期的趋势是,制造业里高级技工的职位需求越来越少,服务行业的所谓高级职业岗位那就更少了。空姐、酒店前台等工作都不需要多年的培训,在国外,一般都是高中毕业生经过一个月的企业培训就能上岗,并不需要长达三年的职业培训。
误区4:有一半的人是没有能力读大学课程的。
能不能学习大学课程,应该通过18岁时资格考试来鉴别,而不是在中学阶段强行分离。欧洲和亚洲的发达国家的读大学比例远远高于一半。美国是发达国家学里大学毕业生人数最低的国家之一,但是也有超过90%的学生就读高中,有80%左右的学生就读大学,60%左右的有大学文凭。中国中学生的能力在全球的排名非常靠前,在几次全球的PISA测评时,位于世界最高水平之一,远远高于美国的中学生的水平。这个测试的结果并不令人奇怪,中国中考数学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美国大学录取考试SAT的数学考题。中国的中学生转校到美国的中学以后,理科学习成绩的排名往往要远远好于在中国学校的排名。所以自然状态下,中国应该有80%的人能够有资格进入大学,而不是现在的50%。
误区5: 我们的教育资源不够?
以前教育资源是稀缺的,最好的学校必须匹配最好的生源,资质差的学生就只能少上学了,这是一种教育资源稀缺时的无奈选择,至于让资质差的学生少上学,显然会加剧贫富差距。而当教育资源不再稀缺以后,家长本身就存在着强烈的希望子女上大学的理性需求,那么就该让现在被认为资质差的那些学生获得更多上学机会。现在的高中教学资源并不稀缺,高中教育完全可以标准化和网络化,缩小重点高中和一般高中的教学质量差距。实际上,在更低年级的基础教育阶段,教育部已经逐步取消了重点小学和重点初中,也取消了相对应的小升初考试,录取主要采取抽签方式,老师也在不同学校之间进行轮岗,这就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资源和生源的均等化。既然小升初可以拒绝分层考试,那么只要高中资源不稀缺,也完全可以考虑取消中考。
总结
未来的智能社会,需要的是多面手和“通才”,而不应该过早被定形为某个领域的“螺丝钉”。即便是现在最稳定和专业的职业,也面临很多变化,未来20年里,会有大量工作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取代或部分取代。以智能社会需要的能力和需求而言,我们应该逐步普及高中和大学教育。可以在大学阶段进行职业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分流,具体可以逐步升级或者取消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集中精力办好高等职业大学。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选择普通大学或者高等职业大学。这样年轻人才会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的机会,更适应智能化社会的转型,和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智能化社会。从社会角度,普及高中和普及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在内的大学教育,短期可以减轻教育内卷,长期有利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缓解贫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