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心智|该不该教孩子危险世界观


2022年03月07日08:59

心智|该不该教孩子危险世界观

文丨赵昱鲲(心理学博士)

生活中有一类人,明明在别人眼中,他们是人生的赢家,可一打交道,却发现他们对社会总是怀着深深的戒心,对别人要么是怀疑、警惕,要么是嫉妒(比他优秀的)、蔑视(不如他的),甚至总莫名地带着些愤怒、敌意。

生活中也有另外一类人,就像“打不死的小强”,虽然屡经挫折、打击、欺骗、背叛,但还是对人保持热忱,自身保持正直。

这两种人的不同心理状态从哪里来?根源于童年时形成的反应模式。

大脑不会对每件事情都做分析、计算,大部分事情只依赖过去的经验。如果这件事情能用经验对付,大脑就自行“照过去方针办”。只有在遇到意外,过去方针不灵了,大脑才会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预测。但这个调整也不是凭空发生的,只是在过去方针的基础上进行微调。

用贝叶斯公式来解释,就是:一件事情(B)发生之前,你就对结果(A)有个大概的猜测[先验概率,PA),P 表示概率],就算后来这件事情的发展跟预期不符,你的新看法 [后验概率,PA | B),表示发生了 B 之后你对 A 的概率的估计] 也不完全由这件事情来决定,仍然受过去经验(先验概率)影响。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天有人向你示好,对你很热情,对于这个事件(B),你会怎么想?简化起见,假设我们只有两种想法:A – 他喜欢我;非A – 他想利用我。

那么,你有多大程度认为他是真的喜欢你?这不仅取决于当时这个人看上去有多真诚,更取决于你对 A 想法(别人喜欢我)的先验概率,也就是你本来就认为别人有多喜欢你。

用依恋模式理论解释,假如一个人从小就受到父母稳定的温暖回应和看顾,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他对这个世界的本质看法是:“世界是安全的,别人是好的,我是被爱着的。”换句话说,他的 PA)——别人有多喜欢我的概率猜测比较高,所以,别人对他示好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人是真诚的,因为人大部分是好的,而且我确实是值得被喜欢的,所以我要好好回应他的好意。”

相反,假如一个人从小并没有受到父母稳定的温暖回应和看顾,而是比较冷漠的反应,或者父母太严厉、传统,认为不能对孩子表露太多感情,就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对人和人之间的温暖关系不再抱指望。

假如父母本身情绪不稳定,或者为了控制孩子,比如只在孩子学习好时才对他喜笑颜开,考砸了就冷若冰霜,就会形成焦虑型依恋模式,特别想要得到别人的温暖回应。

不管是哪种,他们的 PA) 都比较低,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念是:“世界比较危险,别人不可靠,我不值得被爱。”因此,当别人对他示好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人肯定不怀好意,怎么会喜欢我呢?我又不值得被喜欢。哼哼,不是骗财就是骗色,要当心!”这就很难形成一段好的关系。

这两种人生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默认状态是自信、乐观、好奇、开心。后者的默认状态是焦虑、迷茫、担忧、怨恨。

我对自己的孩子,就是采取稳定温暖回应,第一要务是形成他们的安全依恋模式。妻子有时候也会质疑我:这样做会不会宠坏他们,让他们长大之后再被社会打脸,后悔都来不及?

人一生总得被打脸,你必须选择是现在你打孩子、将来他被别人温暖,还是现在你温暖孩子、将来他被别人打脸。区别是:选择后者,孩子会爱你一辈子,长大后仍然会跟你保持紧密的联系、到你这里来寻找慰藉;选择前者,孩子会恨你一辈子,转而到其他人那里去寻找爱。

——好吧,这么说好像太自私。但是,即使是从孩子的角度看,小时候就被打的后果,也要比长大了才被打的后果严重得多,因为从大脑的贝叶斯模型来看,先验信念的威力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

最近一期《积极心理学报》(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上的文章也验证了我的看法。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父母以为告诉孩子世界很危险,是为孩子好——他们错了》,发现超过一半(53%)的父母会认为教给孩子危险世界观更好,因为这样孩子才能对世界做好准备,能更好地被世界打脸。但研究者的大规模调查却发现,事实正相反,持危险世界观的人,在事业、健康、心情等各个维度上,要么比持安全世界观的人差,要么差不多。

虽然这只是一个相关研究,不能因此得出因果关系,但它是对那些父母信念的一个强有力的反驳,也就是说,教给孩子危险世界观,并不能让他们在现实世界更成功。

总结一下:

1.年龄越小,事件对人的影响就越大;

2.人一生总要经历好事和坏事,尽量把好事放在前面,坏事放在后面,对孩子更有利,效果上相当于经历了更多的好事、更少的坏事;

3.不用担心“少壮不打脸,老大徒伤悲”,科研结果表示,没有这回事,反而是那些养成了安全世界观的人过得更好。

当然,我也不是鼓吹无条件地宠孩子。我是主张引导式抚养风格:既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也给他规范行为、建立价值观、提出高要求,只不过这些高要求不是靠打脸来实施的,而是在建立了紧密的关系之后,言传身教、因势利导来做的。

不过,从大脑的贝叶斯模型出发,其实可以对这个问题有个新的视角:童年的最大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高级的积极体验,这样他在长大之后,才会不假思索地寻找生活中的其他高级积极体验,而不是沉迷于低级积极体验或者各种消极体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