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怎样办好高校


2022年03月08日11:29 weekly.caixin.com

怎样办好高校

扩大办学自主权是改善高校治理、激活科研教学活力的重要步骤

福建厦门,厦门大学里的陈嘉庚雕塑以及群贤楼群。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新一轮建设启动。这一改革关乎中国高等教育兴衰。

高校“双一流”建设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双一流”第二轮建设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更大的亮点则在于,高校自主特色发展模式开始破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被赋予学科建设自主权,编制完成建设自主权扩大整体方案后,两校可自行公布建设学科。有关部门还会陆续选择一些高校赋予一定的自主建设学科权限。扩大办学自主权是改善高校治理、激活科研教学活力的重要步骤。作为人类社会传承和创新学术的最重要机构,大学本就应当拥有高度的办学自主权。把这一权利还给高校,“若干意见”朝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

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的“若干意见”要求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选择若干高水平大学,全面赋予自主设置建设学科、评价周期等权限,鼓励探索办学新模式。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的自主设置、调整建设学科的权限,设置相对宽松的评价周期。健全自主建设高校权责匹配的管理机制,确保自主权落地、用好。”

据此,仅仅在学科建设自主权上做文章是不够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规模猛增,不过,大学管理体制和大学自身的治理机制变化并不明显。与经济体制等领域改革劈波斩浪的态势相比,高校体制改革滞缓是显而易见的。学科建设自主权的下放,意味着在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体系等方面,高校必须同步变革。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基本经验是,把政府部门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交给企业。教育改革可借鉴这一经验,尽可能扩大高校自主权。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自我变革,如恢复高考时那样,“大胆解放思想,争取主动”。

加快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体制改革,极为紧迫。全球的激烈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过去40多年,中国高校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堪称物美价廉的劳动力队伍。然而,中国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同时面临“科技脱钩”等不利外部因素。中国只能走创新型国家的路子,而只有具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才能建成创新型国家。培育这样的新人,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责无旁贷。

显然,中国高等教育当前尚不足担负起这一重任,必须不断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双一流”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高等教育的短板依然突出。高校治理中的各种关系依然没有根本理顺,创新和自由探索的气氛明显不足,中国高校的毕业生更趋向于整齐划一,高“均值”、低“方差”,突出的创新人才极为稀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所谓“钱学森之问”依然待解。

未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应尽快赋予一批高校自主建设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排头兵,但不一定局限于综合性大学和名牌大学。下放学科自主建设权,关键还是彻底摒弃一味追求数量和规模的政绩思路,回归教育本源,将心思放到教学与科研上。放权也意味着权力和资源的重新配置,放要放得下,接要接得住。

评价体系是指挥棒,要避免大学陷入指标排名的漩涡,用指标一流替代内涵一流。只追求量,忽视质,是绝对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前,中国的高校普遍重视排名,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倘若为了排名而冲指标,则是本末倒置。“双一流”建设究意是削弱还是强化这种冲动,构成一项考验。“双一流”涉及100多所高校,每所学校都有自身特点,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也是十分艰难的课题。

高校的治理机制是上述所有变革的内因与依据。人才成长和科研有自身规律,不能简单套用行政管理的办法对待科研工作,更不能像管行政干部那样管科研人才,这就要求不断破除行政化的思维,坚决消除高校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为科研人才松绑。须高度重视学术共同体的角色,充分尊重并发挥学术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高校内部决策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都有极大的改进空间。

“若干意见”还提出,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高校改革在注重中国自身特点的同时,应该具备全球视野,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治理体系。国外优秀公立大学究竟是如何管理和运营的,尤其值得研究和取法。

    大学因拥有自主权而优秀,而非因优秀而拥有自主权。“兼容并包”的治校理念、教授会拥有崇高地位,是北大与清华当年大师云集、声誉卓著的关键。我们期待“双一流”建设取得成效,它不仅牵涉到巨大的人、财、物的投入,更寄托着中国的未来。它的成败将不只是教育的成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