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通过评价科学化和治理现代化形成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


2022年05月17日09:01

通过评价科学化和治理现代化形成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

杨东平(教育专家)

“什么是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我认为应该是善待儿童的教育,使儿童免于恐惧、能够保障儿童睡眠和健康的教育;是为大多数人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数重点学校、优势阶层的教育。”

杨东平认为,改善教育生态的有效机制一个是教育评价科学化,一个是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此外,他还为改善教育生态提出具体的建议:第一,有限目标:首先改善幼儿园、小学的生态。第二,精简教育内容,缩短学习时间。第三,开展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第四,促进高中教育均衡化和多样化。第五,拨乱反正,重塑教育价值观。

当前我们国家教育的主题之一就是要“破五唯”的顽瘴痼疾,它指向了教育生态的改善。因为“五唯”的弊端由来已久,绝对不是一个单一的措施可以解决的。最近一两年来国家发布的高层次的文件非常多、非常密集,从减负开始,到评价制度的改革,还有体育工作、美育工作,都有很多具体的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四个评价”,即“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三不得“、“一严禁”: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增加两个实践主体: 一是地方党委、政府;二是用人单位。

随后,各地闻风而动,出台了更多的规定和文件。合肥市教育局发布《合肥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十不得”》,辽宁发布《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潍坊市高新区学生作业规范“十要十不” ,总而言之是要改变老师向家长转嫁作业责任的现象。看到这些规定和禁令,我感到很熟悉。因为近二三十年这样的规定和禁令发了很多,但教育生态还是在恶化中。所以今天特别需要探索改善教育生态的有效机制,一个是教育评价科学化,一个是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我们也看到各地有一些探索,关键在于改善单一的分数评价,形成具有结构意义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业表现、课时等各方面,实现追踪和真实评价。

浙江省教科院提出“教育质量”的三个维度:一是结果性质量,反映在学生的学业及各方面素养的发展进步上;二是过程型质量,反映学校所提供的课程、学校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过程的水平与质量;三是结构性质量,指的是一个区域教育学校发展、师资等各要素、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反映区域教育整体的均衡、优质发展的水平。

结构性质量还涉及到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均衡问题;城区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均衡问题;贫寒家庭子女和富裕家庭子女发展的均衡问题。也就说说最终我们要走向整体的教育评价,而不仅仅是分数评价。

    当前对中国教育影响特别大的评价包括PISA测试,PISA测试通常只是看它的总分,中国连续几年获得了总分第一。但其实PISA评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容,非常值得我们深思。2018年前十名中也有一些不太发达的国家,像爱沙尼亚、波兰,但不妨碍它进入前十。当今世界比较发达的 创造力最强的国家,像以色列、瑞士、美国,PISA成绩一般,属于中等,其中美国13,日本15,德国20,以色列39。

上海从2009年到2020年的评价中不仅获得了学业水平第一,也获得了另外一个世界第一,学业负担第一,这件事情非常确凿,因为PISA测试是一个严格的调查。可以看到上海每周课外作业时间13.8小时,名列第一。加上校外辅导和私人家教,每周校外学习时间17小时左右,远远高于OECD的平均值7.8小时。港澳台约为上海的一半,日本仅为上海的1/3,但他们都处于PISA测试的第一梯队。

我们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争论,课业负担来自何处?学校的说法是课内减负,课外加负。其实课业负担绝大多数还是来自学校、教师、作业。很多孩子晚上做的都是学校留的作业。PISA测试还提供了教育公平的评价,如果把学生分成五个等级评价分数差的话,中国分数差是最高的,高于美国。如果把学校分为三个不同等级的话,分数差中国也是最高的,高于美国。由于学生家庭经济、地位和学校社会地位的差距,造成了学业成就的差距,这也是PISA测试提供的另一个维度。

也因为如此,PISA提供的公平和学业成就的四个象限当中,中国属于左上方象限,就是高水平、低公平,日本、芬兰属于高成绩、高公平。所以中国学业成就的表现不仅是建立在学生高负担基础上,也是建立在低公平基础上,这是一个比较确定的评价。

PISA评价测试了孩子们对幸福的感受力,对生活的满意度,中国孩子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学生满意度最高的都是欠发达国家,像哥伦比亚、巴拿马这些国家。所以一个完整的评价或教育现代化的评价,至少要包括这四个维度,发展+绩效、教育公平、教育品质、政府治理。

在和中国文化传统最相似的东亚国家里面,同样文化传统的国家,像日本韩国没有小升初,从小学到初中像从四年级升五年级一样没有门槛。

     所以在评价系统之外,评价是个指挥棒,教育生态稳定与否、健康与否,实际上和学校制度、升学制度有关。当然健康的治理还包括治理的现代化和文化的改善。我想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建议:

第一,有限目标:首先改善幼儿园、小学的生态。

因为教育应试化已经渗透到了幼儿园、学前阶段,这非常危险,太需要大声呼吁,加以改变了。我们发现很多大城市的大班是空的,都去上幼小衔接班了。为期一个月的幼小衔接班3万块钱,而且有些有效衔接班的难度达到了三年级,可以可见抢跑抢到什么程度。

第二,精简教育内容,缩短学习时间。

除了评价制度的改革外,要有一些整体性、革命性的措施。大规模的精简教育内容、缩减学习时间是不是可能?教育部规定中学每周上课33节,外国中学每周上课23节。教育部规定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上课共13000节课,外国为5800节课。教育部规定小学每年放假12周,寒暑假两个半月。外国中学生每年放假四个半月,寒暑假比我们多两个月。所以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需要革命性改变。

第三,开展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

未来的教育发展的首要症结是什么?不是公平和质量,也不是教育经费或资源的低效使用,而是学校系统组织方式的落后!如果不在教育结构、教育体制上做重要的变革,不管课程怎么变,新东西都无法产生。所以要开展公办学校的体制改变,也是全世界范围内中小学教育改革最优先的方向。像美国的特许学校、英国瑞典的自由学校、台湾的实验学校、在家上学都指向了这个方向。我建议可以在不改变公办学校的属性情况下,政府全额拨款,实行委托管理,由专业的团队举办学校,从而恢复公办学校的活力和多样性。

第四,促进高中教育均衡化和多样化。

我们通过查阅OECD2018教育概览》可以发现,教育最发达的国家,高中职业教育的比例之高,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例如芬兰达到71%;德国70%;荷兰69%;瑞士65%

第五,拨乱反正,重塑教育价值观。

任正非在谈到教育时说过, 说到全球教育最好的国家,可以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组。一组以芬兰、瑞典、挪威为代表,这些国家在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他们不怎么考试,每天学习时间更短,每年的学习天数也更少,根本没什么竞争压力,所以那里的孩子学得非常好。中国教育讲究反复训练、练习,还有非常多的考试,可能有一半的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就被淘汰了……我觉得第二种方式不可取,而第一种方式将逐渐成为全球的标杆。

什么是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

1、善待儿童的教育,使儿童免于恐惧、能够保障儿童睡眠和健康的教育;

2、为大多数人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数重点学校、优势阶层的教育;

3、能够增进个人和社区福祉的教育,而不是片面追求考试和升学的教育;

4、培养勤劳、善良、有正义感,能够自食其力并服务社会的合格公民;

5、培养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创业精神的终身学习者,而不是会迅速过时的“考试机器”、“做题家”;

6、形成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

最终做到从追求分数、升学率,到追求成功、卓越,再到追求幸福感 、创造力的转变。

    善待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名字叫未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