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缘,妙不可言


2022年05月25日08:36 weekly.caixin.com

心智|缘,妙不可言

文|蓝玲

中国人有很强的宿命观,它一部分体现在我们常讲的“缘”上。缘的观念缘于佛教,所谓缘起,可以理解为,世间万物万象的生起变化,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或条件。因而,“缘”就有关系或条件之意,这也是传统文化中“缘”的最基本含义。

最早对缘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是社会心理学家、华人本土心理学大师杨国枢先生,他认为缘是中国人心目中一种命定的或前定的人际关系,并将它分类:

依时间长短,缘可分两种:长期之缘即为“缘分”,是一种命定的持久性的社会角色关系,有家庭之缘、亲戚之缘、师生之缘、朋友之缘等;短期之缘即为“机缘”,是一种命定的临时性的人际互动关系,比如同舟共饮之缘、同遭危难之缘、他乡遇故之缘、买卖交易之缘等。

依关系好坏,缘分可分三种:长期缘分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如果是圆满、美好、幸福、快乐的,即为“良缘”;如果是残缺、丑恶、悲惨、痛苦的,便是“孽缘”;介于两者之间的,可称为普通的长期之缘。

依关系好坏,机缘也可分三种:短暂的社会互动中,如果结果是融洽、愉快、圆满的,即是“善缘”;如果结果是冲突、痛苦、悲惨的,便是“凶缘”;介于两者之间的,可称为普通的短暂之缘。

国人喜欢将各种人际关系都解释为“缘”,并且发明了很多与缘有关的词汇,比如“有缘”“无缘”“因缘”“姻缘”“夙缘”“机缘”“尘缘”“随缘”等等。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缘为什么如此重要?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一个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劳动者生活在固定的土地上,耕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人力,需要稳定的社会结构支持,形成了以家族为中心的中国式集体主义。这就涉及杨国枢与台湾大学心理学系的黄光国所说的“社会取向”,它包含两个主要成分:团体(家族)取向和他人取向。二者都是为了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关系取向。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它能有效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从心理学角度看,缘在社会关系与人际互动中有以下功能:

1.交往功能

在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如果是经由间接的媒介(比如他人、网络),当事人在会面之前,也会有“有缘”或“无缘”之感,形成“神交”阶段,这会影响即将发生的人际互动。如果会面前感觉有缘,就可以减少或消除初次见面的焦虑感,完成预先接受对方的心理准备;如果会面前感觉无缘,就会降低会面的期待,对未来关系的建立不加以强求,但可能也会让人产生抗拒心理,有碍人际互动。

而在人际互动过程中,缘也有一种“自证预言”的作用。与他人互动时,如果觉得与对方“有缘”,便会对对方产生好感,加大互动频率,努力维系双方关系,从而也能引发对方的友善反应,增强彼此关系。因此,也就证实了与对方确实有缘的“预言”。反之,如果觉得与对方“无缘”,自然不会对对方有太大好感,甚至产生恶感,因而会减少或停止互动,也就引发对方冷淡或不友善的反应,彼此关系也就疏远或断绝。因此,也就证实了与对方无缘的“预言”。

2.保护功能

缘是向外归因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自我防卫与社会防卫方法。如果将某种成功圆满的关系归因于好的缘,而非自己好的性格或行为,就不容易让别人嫉妒怀恨或自责愤怒,因而避免了伤害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果将某种失败痛苦的关系归因于坏的缘,而非自己不好的性格或行为,就不容易责怪自己或他人,既保护了个人的面子与自尊,也维护了与他人的关系。

    但是,也要注意,如果总是将某种社会关系的缺乏归因于缘,虽然有自我安慰、保护面子的功能,但也会让人安于缘的解释,在这种防卫性合理化作用的保护下,不肯去努力寻找或争取培养,让自己错失良机,误人甚至误己,也让自己陷入“自证预言”的陷阱。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的徐欣萍与黄光国,研究过缘的文化与心理结构。华人的缘观主要应用在处理各种“关系”问题上,且透过“天命观”在运作。而这样的天命观又被区分为“认命”与“知命”两个历程。认命心态下,人会采取“忍耐/宽恕”或“生气/愤恨”的行动;知命心态下,人会采取“努力/感恩”或“后悔/埋怨”的行动。他们将“缘”视作一种可帮助人们在面临关系困境时的“文化促发因子”,若能适时提取而出,就可透过“认命”或“知命”机制产生因应行动,人们能借此发挥生活行动上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在困境中寻找解脱之道。

所以,缘这个传统观念如何在现代发挥积极作用?杨国枢先生也提供有三点建议:

1.去除缘中的宿命成分,将缘视为人际间一种难以解释或言传的契合状态,或者视为促成此类状态的未名因素的一种奇妙而难得的组合。也就是说,将缘从外控信念或态度转为内控信念或态度,不是相信缘的安排,而是促成缘的产生。

2.将缘视为一种正向的概念,只用来指谓人际关系中好的状态,而不指谓恶劣的状态。也就是说,只关注“良缘”“善缘”,无视“孽缘”“凶缘”。如此,就不会将恶劣的关系合理化,而是努力去寻求改变。

    3.在缺乏某种个人所需的人际关系时,不要归因于缘,避免以缘为借口,安于现状不思悔改而贻误时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