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职高生缺失通识教育职场难走远,学者建议推迟职普分流


2022年06月30日10:26 opinion.caixin.com

职高生缺失通识教育职场难走远,学者建议推迟职普分流

职业教育的接受者,以牺牲通识教育为代价,接受了某种“对口”的职业培训,这种培训是否真的“对口”尚未可知;而通识教育的缺憾,阻断了他们人力资本的发育之路,使他们无法在职场中走得更远

2022年5月11日,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职业高中机电维修项目专业组学生邱徐宽在拆装、检测汽车发动机。

 “由于初中毕业后被迫分流,很多晚熟的学生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失去了继续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从而影响今后的发展。”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政策简报”建议推迟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分流时点,实行十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

此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也曾呼吁把初中和高中合二为一,让高中成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相关链接《姚洋:改革职业教育与中等教育,避免社会焦虑下的浪费性学习》)。

“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毕业生之间存在的劳动力市场回报差距是阻碍两者实现真正平等的重要因素。”简报系统阐述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局限性,“中等职业教育无法真正解决中国现阶段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这份名为《关于缩小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工资差距的若干建议》的“政策简报”由国发院研究员、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孙伟和国发院研究员、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孙昂执笔。

“在强制分流政策下,职高生已经被打上了‘被淘汰’的印记,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天然的劣势。”简报称,通识教育或职业教育的选择本身就是造成收入差距的显著因素。

简报援引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大约从23岁开始,高中阶段就读普通高中的人群的平均工资始终高于就读职业高中的人群。23岁之前,一部分通识教育接受者,特别是大学生,并未开始工作或正在寻找工作,也有部分通识教育接受者仍然处于工作经验积累初期,其优势并未完全显现。而当23岁之后,接受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人基本都进入就业市场,两者的差距真正显现出来,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通识教育接受者的工资优势始终存在。

孙伟和孙昂的研究还发现,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接受者分别集中分布在不同行业。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更有可能进入低工资行业工作,比如农、林、牧、渔业和家政、餐饮服务业等,而进入高工资行业如信息技术、金融、地产等行业工作的概率较低。

利用CFPS关于工作历史的追溯调查板块,还发现通识教育接受者和职业教育接受者相当于处在两个相互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

简报称,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虽然整体收入水平都有滑落的趋势,但通识教育接受者仍然处于整体工资水平较高的行业中,而职业教育接受者更多地是在低工资行业之间流动。

简报还认为“厂校融合”模式注定是不能成功的。这是因为,大部分的用工单位并不会招聘高中生,除了学历低,18岁的高中生在社会成熟度方面还太稚嫩,并不是掌握基本技术就能成为一个合适的员工。由于工厂并不能为自己培养未来的员工,他们对于厂校融合的参与意愿就非常低。

调研发现,厂校融合往往是工厂把自己的一些重复性极高、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委托给职高或者中职学校去做,比如:做客服或手动录入机器扫描后无法识别的有污迹发票。将这些工作设置成技术课程是对人力资本的极大浪费。更让人痛心的是,很多学生谈到,在他们的技术课程中,老师反复强调的是,不要问问题,不要问为什么,学生的任务就是动手操作。这完全与教育“以人为本”、开启个人心智发育、培育人力资本的初衷背道而驰。

“职业教育切断了人力资本更新和发育之路。”很多职业学校把高中教育说成是“书本教育”“学术教育”,而把职业教育说成是“动手能力教育”,简报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高中教育远远不是学术教育,而是以发育人的逻辑思维、阅读能力为目的的通识教育。

“通过通识教育所习得的能力,可以保证他们终身不断通过自我培训的方式来避免自身人力资本的折旧,或者帮助他们尽可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简报称,反观职业教育的接受者,他们以牺牲通识教育为代价,接受了某种“对口”的职业培训,这种培训是否真的“对口”尚未可知;而通识教育的缺憾,阻断了他们人力资本的发育之路,使他们无法在职场中走得更远。

简报认为,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学前教育阶段)和向后(高中阶段)延长教育时间,对于提高人力资本具有明显效果。而强制的职普分流显然是与“释放第二次人口红利”和“向后延长教育时间”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强制的职普分流还会提高养育成本。简报称,职业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消极信号,以及对于就业的种种限制,都使得家长在教育上压力倍增。虽然有“双减政策”意图减压减负,但是收窄出口,让学生无法自由选择接受通识还是职业教育——此时家长为了规避子女被淘汰的局面,必然要在分流前加大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时间和金钱投入,所以双减无法落地,而养育成本加大又会进一步抑制本已十分低迷的生育率。

   “发展职业教育看似是应对目前我国在各方面所面临问题和挑战的一个解决方案,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一味地强制推行,将从长期和短期各个方面危害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简报建议,为解决当前教育不平等、收入不平等以及就业问题,应从各个方面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保护人力资本发育,推行多元化人才培养出口,这才更为切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方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