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留学冷暖|教育观察
“寒意”的传导并不直接触底到开不起暖气,但生活中的变化比比皆是
英国苏格兰,世界百强名校圣安德鲁斯大学。图:IC PHOTO
随着气温下降,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正在欧洲蔓延,而国内频传的取暖设备外销订单飞增、“电热毯概念股”猛涨,也让不少留学家庭,翘首关注着远游学子的冷暖。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欧洲一直以来依赖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根据欧洲经济委员会的数据,欧盟27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平均依赖程度高达41%,几个主要的留学目的地中,德国、意大利高于平均值,法国、荷兰也在20%以上。这个冬天,战争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冲击着赴欧留学生。
刘忻辰去年11月来到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选择校外合租。她所租房间的电费收取方式是两月制,电力公司会基于前一个半月的用电量估算剩余半个月的情况,并向用户发送账单。
“5、6月电费是126欧,7、8月涨到了216欧。我们没开空调,所以电费确实是涨了。”她之前听房东阿姨提到,俄乌冲突后,超市里的绿叶菜从一欧左右涨到了两欧。
李子凯是去年刚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完成了硕士学业,毕业后他来到阿姆斯特丹,目前定居将近一年。对于冬季供暖,他暂时没有收到增收费用或房租涨价的消息。但他已有朋友被房东告知:今年所有暖气都不开,将给每个房间配备电暖器,如果能源费出现较大涨幅,会从他们的房子押金中扣除相应费用。
他有健身的习惯,常关注超市里一些食材的价格,21年他初至阿姆时,一盒一公斤的鸡胸肉约7.99欧,现在涨到了9.99欧;盒装的鸡蛋,过去超市卖1.7欧,现在涨到2.2欧;1.5升的牛奶在过去1欧以内就可以买到,现在得2欧以上。至于他常去的茶餐厅,过去一份烧鸭饭配一杯饮料大约15欧,而现在涨到了20欧。
林意荃的情况则比较能代表住在学生公寓的德国留学生。他身在莱比锡,每月固定需支付给学校的住宿费用是200欧(今年8月起因能源问题增长5欧,为2014年以来首次上涨),电、网、取暖都在其中,四季不变,但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不涨价的”。虽然在公办大学普遍实行免学费政策,但德国政府要求留学生成行前,需提前按年缴纳一笔保证金,政府按月返还,以确认其具有保证基础生活的经济能力。这一标准从去年的每月860欧左右涨至了930欧左右,大体可以反映基础生活物资上涨的幅度。
尽管9月末以来,北溪1号、2号两条管道的相继破裂,正在将欧洲的能源危机酝酿成一场“完美风暴”,但就今冬供暖而言,在过去的数月内,欧洲购买到了昂贵的、船只运送的液化天然气,也寻求到了挪威、阿塞拜疆等额外的天然气供应。根据路透社的数据,至11日,欧盟的天然气储备已经达到91.6%,超过其在11月前达到80%的储存目标,现在,欧盟区只有约7.5%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当地时间10月20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议会讲话中表示,德国已经摆脱了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据林意荃勤工俭学的了解,自行租住的留学生乃至大部分德国居民都还尚难知晓过冬需要的整体费用,与国内集中供暖的缴费方式不同,居民的具体采暖账单一般要等到来年根据用量具体结算。日前,德国政府已经给所有上班族发放了一笔300元的能源补助金。在现有的政策宣达中,学生群体在12月也将得到一笔200欧元的一次性补助。
就他的观感来看,德国作为受到俄气供应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寒意”的传导并不直接触底到“开不起暖气”,但除物价抬升外,高企的能源价格正冲击工业,导致许多地区的失业焦虑,学生可以观察到的,还有公共空间的暖气温度降低、不必要的照明减少等。
除能源的直接冲击外,李子凯留意到,俄乌冲突的难民问题导致当地移民局业务量激增,办事效率降低,以往次日就可预约的业务,现在常常要拖一到两个月。“于是出现了中国黄牛,他们用软件帮大家抢位置,这造成那些想正常办业务的人更加难办了。”林意荃及其身边的同学,则从当地数月来的变化中,偶发地感受到过部分德国群体,对于现在俄乌冲突里中国立场的不善或者不解。
有趣的是,留学生们鲜有听闻本地有电热毯的热销,或者反而更多来自国内家人的询问关切。经历了多日涨停的“电热毯概念股”彩虹集团(003023.SZ),近日也在深交所关注函中回应,目前其电热毯等家用柔性取暖产品在手的海外订单为133万元,仅占总营收的0.13%。
从中美关系调整到新冠疫情再到俄乌冲突,持续的国际变化正让留学意向变得更加多元。据全球化智库(CCG)相关报告,2020—2021学年,中国在美留学生同比减少14.6%,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澳洲情势类似;法、德则在更加便利的入境签注、文凭互认等政策基础上,出现了增长态势。
而据UCAS(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此前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留学生申请英国大学的人数,已达到破纪录的31400人,较21年增幅在10%左右。这种直线增长的势头已延续了近十年,自2013年起,中国申请者上涨幅度高达193%。横向上,中国2021年就开始超过欧盟,今年更是整体高出欧盟国家8000余人次。
“英国留学可以称之为产业,欧盟各国则更多是出于文化多元性和自身人才战略的考量。”中国留学监理服务网总编辑胡本未向财新表示,多年来,欧洲各国的留学形势基本上保持稳态,现下的一些政策利好,更多带有宣传和筛选的考虑,在语言与入学要求、签证率、面试环节等总量控制约束之内,所以在留学市场上,许多机构也都不将欧洲作为独立的大条线进行运维。
他认为,目前赴英留学的火热,有多方面原因,包括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考研难,原本意向留学美国的学生转向,还因为疫情前国内的国际学校一路猛增,尤其是A-level(英国大学入学考试课程)培养模式的火爆。经历了疫情,以及“双减”后部分存在资质瑕疵的国际学校陆续清退、新增审批趋缓,目前的英国本科以下留学市场,实际上正在从13年前后开始持续膨胀的野蛮生长中,回归理性状态。同时,研究生留学市场也将随着英国大学提高入学门槛而增长驱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