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现有14个世界第一学科均为工科,中国大学为何“偏科”?


2023年03月17日23:17 www.caixin.com

现有14个世界第一学科均为工科,中国大学为何“偏科”?|教育

中国内地高校在工学门类上榜1653次,并在全部工程学科前十中均占一席之地

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出炉,在全球96个国家,1800余所上榜高校中,中国14个学科跻身“世界第一”,且夺冠学科均为工科。

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出炉,在全球96个国家,1800余所上榜高校中,中国14个学科跻身“世界第一”,且夺冠学科均为工科。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由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其创始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其旗下有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为四大高校排名(USNews、QS、THE、ARWU)之一。学科排名指标包括学科国际权威奖项、学科顶尖成果、高水平科研产出、科研质量、国际合作等。

今年排名,有何亮点?国际看来,在榜单覆盖的54个学科中,美国大学在各学科排名上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在32个学科中夺冠,上榜总次数达到4714次。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是拥有世界前十学科数最多的大学,三所高校分别有26个、26个、23个学科入榜。

中国内地共有293所高校上榜,上榜总次数2686次,仅次于美国。中国高校14个“世界第一”的学科均为工程学科,分别来自清华大学(通信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河海大学(水资源工程)、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武汉大学(遥感技术)、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和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

与去年相比,中国内地此次上榜高校数量和上榜总次数分别增加了7.7%8.7%,“夺冠”学科从12个上升到14个,跻身“世界前十”的学科数则从102个上升到114个,增势显著。

其中,清华大学是内地高校中十强(14个)和五十强(27个)学科数量最多的高校,北京大学以35个世界百强学科成为内地百强学科数量最多的高校,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则以48个上榜学科数并列中国内地第一。

如此增势,和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热潮密不可分。2016年首轮“双一流”启动以来,各大学和地方政府皆不吝资金、人才投入,以期在在继“985”“211”工程后新一轮高校资源分配中扩大优势、或弯道超车。在第二轮“双一流”评选强化学科导向、取消“一流大学”评估后,各方聚焦“一流学科”,建设热度不减。

如果说“大学排名”检验高校历史积累和综合实力,而“学科排名”却更可能出现“黑马”: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内地12所高校14个学科夺冠,河海大学首次在水资源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一,较去年排名上升五名。而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两个学科上,江南大学、中南大学分别已低调连冠多年。

另一“潜力股”是东南大学,2022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东南大学仪器科学、土木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分别以第六、第七、第四跻身世界前十。

值得注意的是,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高校最频繁上榜、与最易出“黑马”的,几乎均为工程学科——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社会科学五大学科门类中,内地高校在工学门类上榜1653次,并在全部工程学科前十中均占一席之地。相较之下,社会科学门类只有256次上榜。

工学“一枝独秀”,与“双一流”建设倾向相呼应——各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往往以要素推动型建设路径为主导,强调显性资源短时间的大量投入,上述策略常能在理工科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人文社科上却易遭“水土不服”。

南京师范大学王建华等人研究便提出,中国现行“双一流”建设政策框架和遴选标准下,理工类学科,尤其是工学学科有较大的优势和概率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遴选和建设的“理工化”、尤其是“工科化”趋势明显,并使中国大学在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中工科强、文科弱的局面进一步固化。

第一轮“双一流”465个一流建设学科中,理工类学科有358个,占比达77%;而人文社科类学科仅有107个,占比23%。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均有近50%以上的世界一流学科集中在工学领域。

多名学者曾表达对“偏科”趋势的担忧:一流学科或可单点突破,而一流大学却离不开文理兼顾。“拥有众多世界一流学科,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王建华等人撰文直言。世界范围看来,“理工”色彩浓烈的麻省理工学院,同样拥有规模庞大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