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实验中学中考考点,初三学生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
为提高升学率,劝“差生”放弃中考已成个别学校“潜规则”。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发布《关于禁止将初中未毕业学生分流到中职学校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称,该市有多名初三学生或家长反映班主任引导未毕业初中生到中专学校就读,引发家长不满,给该市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的招生和教学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此前,2022年12月,苏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中称,“还有极少部分学校和教师存在干扰学生参加中高考报名的情况”。苏州市教育局要求,“严禁以任何形式阻碍学生参加中高考报名”。
所谓“未毕业分流”“阻碍报名”,即学校、教师劝学生“自愿”放弃中考。
“学校有升学率、上线率的指标压力,上线率怎么提高?就是让成绩差的学生签署‘不中考承诺书’,不参加中考,提前分流。”一名青少年职业教育公益组织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中考主要是通过学校来报名。有的学校会跟学生说,要是参加中考,就拿不到毕业证。一些学生因为害怕就放弃中考了。其实学校是完全没权力强迫学生放弃中考、不给毕业证的。”
目前各地中职招生通常有三种模式,其一,中职提前自主招生,在中考前进行,被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中考;其二,中职统一招生,根据中考成绩及志愿录取;其三,中职注册入学,主要针对没有被普高和其他职业院校录取的学生,学生登记、注册后,由中职院校自主录取。其中,中职自招本是由初中学校和中职学校宣讲招考政策,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因自招不看中考成绩、不要求参加中考,这为个别学校“做学生工作”、刷升学率指标提供可乘之机。
背后也有灰色的利益输送。据记者了解,学校若能成功推荐学生上中职,通常可获得“中介费”“生源介绍费”,由校长和班主任按比例分成。
近年来,劝学生放弃中考在广东、安徽、贵州、江苏等地不鲜见。议价能力低、信息渠道不够通畅的留守儿童家庭、流动儿童家庭等,常常是“被自愿”的主群体。“很多学生不知道,他们不参加中考的话,连比较好的中职学校和好的专业都不能进。中考是学生应有的权利,如果没有这个机会,他们的选择就会少很多。”前述公益人士惋惜。
记者此前从广州一个外来务工家庭处获得的一份“自愿放弃中考申请书”写明,“经慎重考虑并与家长商量,学生申请不报名参加今年的中考,提前报读中等职业类学校,并承诺不反悔”。当前,社交平台上曝光的各类弃考“申请书”“承诺书”,也常有“因自己原因”“如自己后悔,概与学校无关”等字样。
“对于这类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必须严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此前撰文强调。他提出,“自愿弃考”屡禁难止,制度上的问题是把职业院校的自主招生、注册入学,划到中高考招生体系之外,而不是纳入中高考招生体系,包括报名体系以及统一考试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