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5日,香港“第31届国际婴儿、儿童用品博览”上,还同时举行了“第32届全港婴儿马拉松爬行大赛”。家长正用尽办法吸引“萌娃”注意。
香港的生育水平在过去30年呈现总体下跌的趋势,但港府一直以来都没有鼓励生育的措施。10月25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中一改港府的保守态度,提出了一系列鼓励生育政策,包括向每名新生儿一次性发放2万港元的现金补贴,为期三年。
2021年香港的总和生育率已下跌至0.772,即每千名女性有772名活产婴儿,远低于生育更替水平2.1,2022年香港夫妇平均子女数目亦下降至0.9名。李家超表示,各地经验及文献都指出,生育率并非单靠政府政策可大幅提升,但面对出生率持续处于低水平,政府必须有政策导向,鼓励生育。
港府将从支持新生儿家庭、支持辅助生育、支持在职家庭育儿以及促进家庭教育四个方面打造更有利于育儿的社会环境。其中,10月25日及以后、在香港出生的新生儿,如果父母一方为香港永久居民,即可获得2万港元的现金奖励。家有新生婴儿的家庭将在购买居屋(注:与内地的经济适用房类似)以及轮候公屋时,享有优先权。从明年开始,若纳税人与新生儿同住,在缴交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时亦可享受的部分减税限额将上调2万港元。
对于需要采用辅助生育的夫妇,公立医院将逐步增加体外受精治疗的辅助生育服务名额,由每年的1100个增加1800个,在缴交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时,辅助生育服务亦可享受最高10万港元的税项减免。
至于在职家庭,港府将会增设10间幼儿中心,提供近900个日间幼儿照顾服务名额,“幼儿中心家长津贴”将由当前的每月最多600港元提高至1000港元。同时,在三年内,分阶段扩展学前儿童课余托管服务至全港各区,参与计划的中心由16所增加至28所,服务名额则由约670个增加至近1200个。针对贫困家庭的“在职家庭津贴计划”也将上调,相关津贴金额将上调15%。
相较于香港高昂的子女养育成本,2万港元的新生儿补贴难以成为促使家庭生育的诱因,香港一位职场妈妈直言:“以香港的养育成本,没有人会因为2万块钱选择生小孩,只是让本来就想生的人白拿2万而已。”恒生银行202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持有100万港元以上流动资产的客户养育一个孩子平均每年需花费28.4万港元,若要支持子女成长至22岁大学毕业,整体预算将达到约624.8万港元。
香港教育大学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社会政策讲座教授周基利认为,派发现金津贴表明政府重视生育问题的态度。他表示生育是“长期投资”,一次性的补贴对于夫妇的生育决定不会有太大影响,只有从教育、房屋、家庭友善等多方面入手,令育龄夫妻有更大动机生儿育女,才能提升生育率。
事实上,派钱“促生”的做法早有先行国家和地区,新加坡早在2001年就开始推行“婴儿花红现金奖励计划”,当生下第一胎及第二胎新生婴儿时,父母可分别获得8000新元(约4.57万港元)的现金奖励,第三胎及其后的每名新生婴儿,生育奖金增至10000新元,以累进资助方式鼓励增加子女数目。
同时,新加坡政府还为每一名新生儿开设一个儿童发展账户,存入3000新元作为前期资金。政府还会根据父母存入账户的金额进行等额配套供款,前两胎的最高配套供款为3000新元,第三、第四胎的最高配套为9000新元,第五胎及以上的最高配套为15000新元。儿童发展账户的钱专款专用,父母不能随意提取的,只能用于孩子的教育和医疗等指定用途。
除此之外,新加坡政府亦有提供幼托资助、辅助生育支援、优先分配房屋等鼓励生育政策。不过,即使新加坡早早开始布局,但“促生”成效似乎并不明显,新加坡2022年总和生育率为1.05,创历史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