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八所高校将提升非本地生学额 扩招约15000人
非本地生均不会获得香港政府资助,并且不算在本地学额之内,不会影响本地学生的升学机会
香港大学。李家超表示,香港的高等教育高度国际化和多元化,是全球唯一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城市。港府希望将香港打造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进一步从全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港。
香港的八所政府资助高校将迎来更多非本地学生,内地生来港升学的名额将进一步提升。10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3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自2024/25学年起,香港八大院校的学士学位、副学位及硕士学位项目的非本地学生限额将由此前的20%提升一倍至40%,实际扩招人数大概14000-15000人。
李家超表示,香港的高等教育高度国际化和多元化,是全球唯一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城市。港府希望将香港打造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进一步从全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港,为本地学生提供更多扩展国际视野的学习机会,高等教育也能有更专业和优秀的扩展空间和生命力,进一步提升香港国际城市地位。
香港“八大院校”是指由港府资助的八所公立大学,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在政策调整之前,包括学士学位、副学位及硕士学位的项目非本地生就学人数上限为本地学生学额的20%,从2024/25学年开始,将会提升至40%。各大院校可因应本身条件,循序渐进吸引更多外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内地学生来港升学。
据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数据,在2022/23学年,八大院校的非本地生共有14147人,占本地生核准学额73823的19.2%,其中,非本地生学士比例最高是香港大学,约为26.3%,香港科技大学的学士学生中非本地生的比例亦有22.6%。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非本地生均不会获得香港政府资助,并且不算在本地学额之内,不会影响本地学生的升学机会。为了让新增学生有更多住宿机会,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也会资助大学推出多个宿舍项目,目标是在2027年之前增加合共约1.35万个住宿名额,照顾新增学生的需求。
政策公布后,选委界立法会议员、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刘智鹏表示,香港本地人口不足,需要高端人才促进发展,因此吸纳外地人才是重要途径。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则认为,此举有助各大学从不同国家及地区招收更多学生,有利香港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长远亦有助吸纳拥有多元文化的海外人才来港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回应称,将会继续采取“择优而录”的政策,逐步增加取录非本地生比例。香港城市大学则称,该校课程广受非本地学生欢迎,每年的申请人数远多于录取人数,支持增加非本地生学额。
从2022年开始,香港留学重新火爆,大量内地学生希望来港升学。一家位于广州的留学中介曾向财新透露,过往年份985、211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一般能成功获得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第一梯队研究生院录取,但2022学年相同背景的申请人部分只能进入第二、三梯队的院校,或者是无法选到最心仪的专业。(参见《财新周刊》2022年第38期《香港留学再热》)
除了提升非本地生学额之外,港府亦宣布,从11月起暂免在港就读的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参与兼职工作的限制,让学生体验香港的工作模式及生活。这项安排将会试行两年,受惠学生超过3.5万人。刘智鹏认为,非本地研究生参与兼职可以让他们接触有兴趣行业,并获得工作经验,有助于吸引非本地生留港发展。
港府还将扩大奖学金计划,向“特区政府奖学基金”额外注资10亿港元,2024/25学年起增加“一带一路奖学金”的名额;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名额,由每学年300个提升至400个,希望能吸引更多杰出人才来港求学及进行研究。特区政府亦会持续推行“香港卓越奖学金计划”,每年资助100名优秀本地学生升读境外知名大学,拓展本地学生的全球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