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课间十分钟消失”引各界关注 治本仍有阻力


2023年11月03日09:09 www.caixin.com

“课间十分钟消失”引各界关注 治本仍有阻力

破除“课间圈养”已成共识,有限十分钟是选择放飞孩子操场自由,还是在教室周边活动,这一问题还有多重现实考量


江苏扬州,小学课间时的同学们正在操场上自由活动。

校方坚持以安全为由限制学生活动,家长为孩子们失去的课间自由和健康而忧心仲仲,“课间十分钟”何去何从争议已久。近日,这一问题再度引发舆论热议,“放飞孩子自由安排”呼声渐高。

“课间十分钟”消失已成常态。今年7月,记者曾走访北京中心城区的27所学校,其中至少22所对学生课外活动作出限制。彼时据家长回忆,北京等地出现类似现象有至少十年以上时间。担心孩子缺少课外锻炼,强制久坐损伤身心健康是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刊发后,有被走访学校的家长反馈,课间限制有所放松。

课间十分钟问题目前已引发广泛关注,近期更有多家媒体跟进报道相关议题。各地家长亦纷纷反映诉求。记者“课间”为关键词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中统计相关诉求后发现,20221月至今40条反映学生“课间圈养”的留言中,近三个月涌现17条,遍及河北、山东、山西、广西多地。

北京、河南、辽宁等多地政府则纷纷给出回应。部分地方对存在相关现象予以否认。比如北京通州,1017日表示“不存在课间孩子们除了喝水去卫生间不允许户外活动的情况”;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政府亦称,“不存在禁止、限制学生在教室门口活动”。

有地方宣布放飞操场自由。1021日,一名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称,山西太原市小店区某小学的“课间圈养”愈演愈烈,以前还能出楼道在连廊活动,最近只允许接水和上厕所。1027日,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称,该学校已经自查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再次强调课间让学生在操场上“自由活动,自由组织丰富的体育运动”。

但从留言板回应来看,更多地方意欲在学生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之间寻求平衡:一边承诺安排大课间活动和体育锻炼,禁止“课间圈养”。另一边建议规制学生活动空间,如“错峰有序的课间活动、课间休息,并有序如厕”,”时间较短,不建议学生在课间进行球类运动“等。

河南郑州1026日解释称,“每节课课后有序、安全的组织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学生所在年级不同,课间活动内容也有不同。”但考虑到班级数多,活动空间有限,学校大课间活动采用室内和室外两种形式,轮转进行。另外,学生午餐后,老师也会根据实际天气情况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

“(课间)主要用于喝水、上洗手间、调整状态;不建议学生课间进行篮球、乒乓球或跑步等剧烈运动”,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政府1026日回应留言称,目的是“ 不影响下节课的课堂效果以及因为准备活动时间不充足可能引起意外损伤”。

一般来说,学生在校课外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时间较长的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学校集体安排跑步、做操等户外锻炼;另一类是教学活动间隙的休息时间,即“课间十分钟”。对于前者,监管层早有明确规定。如北京市教委2021年发布通知提出“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时间”的硬指标,并细化到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当天无体育课时安排45分钟课外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

而对于课间安排,尽管教育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适当活动和放松,实际却因学校情况各异。破除“课间圈养”已成共识,但有限的十分钟里,具体是放飞孩子操场自由,还是在教室周边活动,如何“走出教室”这一问题仍有多重现实考量。 

“预备铃就两分钟,下课起立老师再见要三十秒,上厕所要三分钟,喝水一分钟,打水两分钟,休息时间才一小会。”广东深圳某公立小学二年级的教师告诉记者,校方未禁止学生离座,但要求学生“不能串楼层”“不要去操场”,因为“到处跑不知道学生去哪里,上课回不来也不知道去哪找”。即便如此,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学生在追逐打闹中发生矛盾,家长讨说法就会接踵而至。

与此同时,运动场地不足亦是现实阻力。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夏柱智对记者分析称,村镇学校空间大,两三百人在近五十亩地中活动,孩子能课间“放飞”很自然;相反,很多大城市的学校场地狭小,学生众多,有甚者高达5000人。如果完全放任自由,学生难免磕碰,“下楼都有可能踩踏”。

前述深圳小学是典型案例:生源多为深圳外地打工家庭,校内只有一个400米操场和一个篮球场,但需要容纳2500个孩子的自由活动。由此,除了每天近70分钟的集体体育锻炼外,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限制在教室周围活动。据该教师观察,全班50个孩子中,10人下课在教室后方图书角里看书,10人留在座位上发呆或者写作业,近20人则走动聊天,还有少数追逐打闹。

“校园空间资源稀缺是第一位的,过于严格的安全责任追究是第二位的。”夏柱智表示,双管齐下导致学校犹如惊弓之鸟,“怕意外发生,被家长、政府追责”。“我也想孩子们去外面跑,但是小到磕磕碰碰,大到流血骨折,我都得一个个和家长交代;不交代不知道哪天被找上,就是更大的事故。”前述教师向记者解释了这一“苦衷”。

“应该从教育学生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和提高学校师资力量的角度出发,保证学生课间安全活动,又能不让学校出现管理漏洞。”一名山东济宁的学生家长对财新表示,如果学校只是因学生增多,师资力量有限,出现管理难度,以保证安全为名义严厉“圈养”学生,这是“治标不治本”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