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休学的背后,优秀学生也需要“特殊教育”


2023年11月04日10:39 www.jiaoyulilun.com

徐海娜 (教育专家)

现代教育目标主要包括认知、情意/心理和技能三个方面,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都偏重认知的部分,却忽略了情意或心理的发展,技能更不受重视。


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出现抑郁症或者其他问题,孩子们才会休学。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就曾经因为身体健康的原因休学过,因此上了两次初一。可是,现在的孩子们休学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休学的,还是优秀的、出类拔萃的“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成绩优秀的孩子们,还有一些常人眼中的“资优生”,也会不想上学呢?有人说,他们没有生病,也不是因为其他原因不上学,只是单纯地不想去上学。当然不想上学一定是有原因的,只是每一起休学案例背后的原因都很复杂,因为个体经历和家庭、学校等环境方面有许许多多的差异,很难一概而论。本文想要讨论的是其中一个可能被家庭和学校共同忽略的方面,那就是针对资优学生的“特殊教育”的缺失。


我在香港修读特殊教育文凭的时候,有一门课叫“认识及支援资优学童”。什么是“资优学童”?我们简单理解就是智商高的优秀学生,包括天才等等。通常来说,人们理解的特殊教育,都针对的是自闭症谱系障碍、读写障碍、听障、过度活跃/专注力不足(同一种障碍的两种表现)等等在学习上有特殊需要的学童。为什么资优教育也会被纳入特殊教育的范畴之中呢?


我一开始的时候,也质疑过这个文凭课程的内容设置。但是读了才知道,这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资优学生也实实在在地需要特殊教育。针对资优学生的特殊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很多低成就资优生,还令他们生活得不快乐。这里所谓低成就,简单地说就是资优学生的学业和各方面的表现,不符合他们的能力或潜能应该达到的水准。对于资优生个人来说,人格难以得到舒展,难以做出和他们天赋相符的成就。这既是对于他们天分的浪费,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在人才方面的损失。


我有一位北京朋友,最近就遇到两个休学的学生,一个是休学了两个月的初中女生,一个是已经休学一年的初中男生,他们都表现得十分开朗和健谈,如果不是他们的母亲说出来,外人难以想象这是两个不想上学的孩子。朋友总结说,这两个休学的孩子还有一些共同点,例如都是大学霸,在校成绩是班级前三名,年级前二十名那种;从小就学业资源充足,一个曾疯狂报班补习,一个由妈妈全科指导;非常健谈,说起话来语速超快,像打机关枪一样刹不住车,但只顾自己说个痛快,不太在意听者的反应;好胜心都很强,拿不到第一就很崩溃,自我要求高,对别人的要求也很高,十分反感老师,对老师抱怨不留情面;思考的话题比一般的孩子成熟,比一般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更多;高度敏感,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他们久久都不能释怀,总想证明自己优秀,获得所有人的认可等等。


看到朋友这个描述,我大脑中浮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些描述都比较符合资优生的一般特点。台湾有位长期研究资优教育的学者吴昆寿,在其著作中曾经分为两方面去概括资优学生的特质。一方面是认知特质,另一方面是情意特质。这些学生一般智商较高,因此他们的认知特质也是他们身上最引人注目的“光环”。例如,他们说话和语言的发展方面超乎年龄,不仅表现在词汇和知识的快速增加上,还表现在抽象思考能力上;阅读和理解能力也比一般孩子提前发展;思考过程快速且符合逻辑,能很快洞悉因果关系,无法接受不合逻辑的回答;学习和做事动机强,能努力并坚持到底;对有兴趣的主题,有优异的集中力,对重复和单调的练习缺乏耐性;对周围环境有高度的兴趣,有较高水平的好奇心,拥有多样化的兴趣;拥有不寻常的记忆力;喜欢自主性的学习,比较不喜欢被限定的学习方式,不受别人意见或环境左右,喜欢自在学习和独立研究等等。一般学生可能也有上述一些特点,但是资优学生在这些方面会特别地明显和突出,并且伴有智商较高的特点。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在认知上的这些特质,经过适当地教育,他们也比较容易成为具有高创造力的人才。


较不受重视的部分是这些孩子表现出来的“情意特质”(也可以说心理特质),因此人们也会忽略他们的情感、个性和社交需求,相应地也会忽略这些高智商的孩子在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上有可能会不太顺利的状况。一般来说,资优生的情意特质有哪些呢?例如他们都有较强的自我观念;有很强的一种“制握信念”,表现出独立、自信和内控倾向,而高度内控的人觉得自己的成功或失败都是自己应该负起全责的;他们喜欢主动,不喜欢被支配,因而喜欢非结构化和有弹性的学习和工作;对于与道德,以及与价值观有关的问题非常敏感,他们较早地就发展和内化了一套价值系统,使得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具有一致性,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也执行同样的标准,他们在道德判断上没有灰色地带,无法忍受不合理的事物,因为对他人要求高,也容易带来人际关系的问题;此外还有完美主义倾向,这主要是由于内控型人格,强调个人责任,设定目标较高,可能造成两极化的结果,要么至臻完美,要么因害怕失败而一事无成;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对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能感受出别人无法体会出的差异性,很在意他人的批评和看法,感情也比较脆弱,但感情的深度和专注度都超乎同龄人;此外,还有通常具有幽默感等特质。


针对这部分学生的认知特质和情意特质,有很多教育学家建议对资优生进行“充实模式”的教育,较为著名的有J. RenzulliReis提出的The Enrichment Triad ModelFeldhusenKolloff提出的The Purdue Three-Stage Enrichment ModelTannenbaum提出的The Enrichment Matrix Model,此外还有很多教育学者,例如DavisRimm等,也都提出过不少对资优生课程进行“充实化”的策略。


但是无论这些课程具体怎么设计,以及在学校中和普通课程的结合程度如何,现在研究资优教育的学者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这些课程设计对于学校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选择性的,而是现代教育的应有部分。这些充实化框架下的教育会兼顾认知和情意/心理两个方面,可以满足资优生的教育需要。如果没有针对他们的认知和情意/心理特质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就容易造成很多低成就资优生,也容易让他们感到厌学。


例如有的资优生,具有强烈的完美主义和自我批判倾向,一旦没有达成对自我的要求,就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形成低自尊;有的时候,还会因为害怕失败和挫折而对自我要求过低,而形成低成就的现象。情意或心理方面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和环境更加友好地相处,提高他们的社会接受度,让他们能够维持满意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让他们在心理上更加稳定、成熟和强韧,这都有利于他们未来发展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才。


以我长期生活过的两个地方为例,新加坡小学三年级会进行“高才班”的选拔,筛选出资优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资优教育,香港特区则实行更加复杂的以“三层支援模式”为主的融合教育,一些本地大学也会投放资源加入对中小学资优生的教育,有兴趣的教育界人士可以去做相应的考察和调研。台湾地区则从1973年就开始进行资优教育实验,这方面也有着充足的经验。过去,一些地区单纯地用大学“少年班”“天才班”这样的模式去培养资优生,事实早已证明不足够,不适当。怎样在融合教育理念下,去充实课程,去让资优生的认知和情意需要都得到教育上的满足,是值得教育界的有关人士认真思考和计划的课题。资优本身不是障碍,但是如果资优生在心理上没有得到调适,也可能会发展成资优障碍,或者叫有身心障碍的资优生。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有强烈的挫折感,从而发展出一些攻击行为或者社会退缩行为,内心的沮丧和压抑与无法调和的自尊,都可能令他们选择逃避上学、逃避社会的要求等等。


现代教育目标主要包括认知、情意/心理和技能三个方面,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都偏重认知的部分,却忽略了情意或心理的发展,技能更不受重视。这样环境下的学生,往往也会特别计较考试分数的高低,不重视认识自我和他人,在尊重自己和他人方面表现不够好。相较学业而言,也不太重视经营和维持满意的人际关系。对于资优生的教育一样也要注重这三个方面,并用“特殊教育”的理念去设计满足他们需要的充实化课程,才不容易让他们有挫败感,让他们的才能得以舒展,人格得以健康地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只有我们的学校更加重视特殊教育和普适教育的发展与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得到适切的教育。那么,休学的资优生应该也就会减少了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