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第十年 仍面临多重挑战|教育观察
中西部地区新高考改革资源保障有待加强、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有待深化、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更好地使用,仍需进一步审慎探索
2023年6月6日,湖南衡阳,新民中学高考送考出征仪式。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意在倒逼中国教育系统性变革,打破重复化应试训练的怪圈,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新生态。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推进九年整,成果几何?仍面临哪些阻力?日前,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总结最新改革情况,回应上述问题。
考试招生制度关乎国计民生,其中“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更成为众多贫寒学子的命运转折点。改革意在倒逼中国教育系统性变革,打破重复化应试训练的怪圈,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新生态。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出台,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用四个“最”字形容称:“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中最重要、最复杂的改革。”
彼时,教育部计划用6年时间令考试招生模式“焕然一新”:2014年启动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但整体过程未如预想般顺利:新高考分批试点进程放缓,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和分配失衡更是深层忧虑。
“高考改革涉及面广、利益诉求复杂,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怀进鹏称,《意见》确定的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已基本建立,但还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
改革重点是新高考的“两依据一参考”模式,即不分文理科,依据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据怀进鹏介绍,29个省份的高考综合改革已经分五批启动,尚未落地的省份还有17个,包括2021、2022年两批试点的15个省份,以及尚未宣布改革的西藏和新疆。
怀进鹏表示,中西部省份、人口大省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改革所需资金、设施等条件保障尚未到位,部分中学教室、师资、教学资源不足;改革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各省(区、市)自主命题,省级考试机构的命题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此外,整体来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仍有待进一步深化。“一些薄弱学校教师仍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需要从知识传授向能力素养培育转变。”怀进鹏称,新高考选课走班制下,班级编排和学生管理的难度更大,但部分中学师资和课程资源缺乏,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
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强对改革未落地省份的指导,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普通高中建设,重点补齐县域普通高中硬件设施和师资配备短板。提升中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指导地方做好对基层一线教师在待遇、职称方面的倾斜。加强省级考试机构能力建设。同时,加强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和选科指导,推动地方完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
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公平问题颇受关注。怀进鹏介绍,2014年以来,一方面,改革提升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将全国招生计划增量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另一方面,重点高校累计录取近110万农村和原贫困地区学生。另外,截至今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的随迁子女占比高达96.6%;随迁子女可在当地参加职教高考,2013年以来累计已有207万人。
考试招生相关机制方面,高考加分政策曾经名目众多,本意通过为具有特殊资质的学生加分补充招生多元性,但由于招录未公开,监督机制落后等原因,舞弊案层出不穷,这一利器甚至沦为部分群体进入名校的特权通道。为此,2014年《意见》强调要“大幅减少、严格控制”。
怀进鹏介绍称,经过两轮高考加分改革,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已经取消,包括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所有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逐步取消,加分分值进一步降低,同时少数民族加分范围亦精准确定。
改革亦大力优化招生专业结构。一方面指导高校通过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不断扩大理工农医类专业招生规模,2022年在本硕博三个阶段的比例均超过五成。
对于有潜质拔尖的学生,近年来为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设立了清华大学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物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专项计划。此外,2020年启动实施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入校后,对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探索本硕博衔接培养。目前39所试点高校每年招录6000余人。
怀进鹏表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机制仍有待完善,加强选培评一体化,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审慎探索。要求应在“不影响基本盘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创新发展的‘土壤’”。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样是高校选拔学生的重要参考,但“如何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更好地使用,仍需进一步审慎探索。”怀进鹏强调。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被视为提升评价可信度和可用性的新引擎——“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指导高校在更多招生类型中使用。“
此外,职教高考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赛道,录取人数占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比例从2014年的约两成,增加至今年的六成以上。但怀进鹏坦言,“职业教育对应行业领域极广,每个行业需要的技能差异很大”,同时技术技能和设备更新迅速,实操考试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亦面临挑战。这些都给考试内容和形式创新带来不小难度。怀进鹏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强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技能实操考试的研究。
总体上,怀进鹏表示,高考改革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仍然任重道远,一些地方片面追求、违规宣传高考升学率,有的县区、中学还存在功利化、短视化行为,重奖高考“状元”和相关教师;有的涉考培训机构炮制话题制造焦虑,进行虚假招生宣传、天价收费,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等不断发展,考试作弊手段花样翻新,作弊形式更加隐蔽。
怀进鹏表示,下一步,将强化高考改革外部环境治理,集中治理上述问题,并适时开展国家教育考试招生立法研究,健全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