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中国的教师和家长也知道,但是就不这么做,他们被另外一套制度和规矩约束了,为了考试分数、升学率,而不是为了以儿童为中心,以学生为本。
西方教育从整体上来讲,就是善待儿童,他对儿童教育不要求那么大压力,那么高难度,为什么他不提高学业难度?为什么不在幼儿园就进行学科教育,甚至他们还严格禁止呢?
“游戏是儿童的天职,儿童就是为了游戏而生的,他不会为了学习去游戏,但是在游戏中,他会得到真正的学习”。
当然游戏的学习跟学数理化是两件事, 游戏学的是另外一些比数理化还要重要的基础文明或者叫基本素养。
游戏最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团结、合作、理解、宽容、挫折、失败,是培养人之为人最基本的一些能力,阅读、讨论、交流。 真正竞争性的教育是从高中开始的,小学和初中都是没有学业压力的,或者是非竞争性的。
03
相信孩子,
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
主持人:所有的教育家都说信任很重要,家长要信任孩子,因为很多家长不信任孩子,学校不信任孩子,觉得如果我不控制你,不管你,不督促你,你就完了,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恐惧和焦虑,为什么信任这么难?
杨东平:这也不完全是用信任这个概念能概括的,一个儿童学说话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是谁逼他的吗?
儿童有天生的好奇心,天生的学习欲望。一个人在进入学校以前,所有的学习几乎都是主动地学习。一个5岁孩子,一年会提成百上千个问题,到了五年级,就一个问题都没了。
所以相信孩子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是具有主动学习能力的,是爱好学习的。而且 至少在家庭环境中,给孩子提供一个能够充分生长的自我空间, 而不是用外在,用别人的规范去压制儿童。
大学学历就是一个入场券,但是最终能够获得幸福或者成功的并不是这张文凭。
我觉得真正重要的还是基础教育,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个体企业家、小微经济的创办者或者网红,很多都是初中或者高中学历,但是 只要他阳光、自信、有热情、有追求,他照样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这一点不用怀疑,不是非要高学历,才有幸福人生。
04
影响人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往往在我们的教育中是被忽视的
主持人:西北地区家庭和学生的最终目标就是考公务员,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因为其它的社会资源比较少,通过民营经济发展能够获益的机会比较少。但是在东南、广东和沿海地区的价值观就不一样,很多人高中毕业就去创业、经商,他并不是非要追求考大学。
杨东平:对,这里面又涉及到我们另外一个价值观。我们自古以来的教育目标,就是要所谓“功成名就,成名成家”,现在叫“为国争光”。
如果你问日本的孩子长大想当什么,没有几个人说我要当宇航员、科学家,他可能会讲我想开个花店、蛋糕店等等,会是很具体、很实际的目标,但是我们会把这定义为不成功,这真是完全不对。
《他乡的童年》剧照
我们过去的教育是把追求分数、成绩、升学率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评价。后来进化了,现在就要追求成功和卓越,就是学历是一回事,但能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卓越的人,这个概念到现在为止又被超越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目标,就是幸福,比如韩国就提出“幸福教育”这个目标。一个成功、优秀的人,他不一定是幸福的,他可能是孤家寡人,可能身体很糟糕,生活不如意, 到了一定的阶段,大家就会意识到,幸福是比成功、比学历更重要的目标。
如果用幸福教育的目标来引导学校教育,我们就很容易分辨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学业成就只占很有限的一部分。
影响人的成功和幸福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社会情感技能”,或者叫“非智力因素”,也就是“人格冰山”,水面以上露出来的是你的才华、知识结构、技能等。水面以下的巨大部分——你的品质、价值观等,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都是被忽视的。
05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杨东平:在西方,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分野,就是20世纪初 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此之前,学校就是教授严格的学科知识,和生活毫无关系。杜威颠覆了这个情况,他提出了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成长”,要打破学校和社会教育、生活的脱节。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就是杜威的几个学生,陶行知、陈鹤琴把“生活教育”的概念传递到了中国。 陶行知把它转化成“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提出两个概念,一是培养生活力,一是培养创造力。他说,一个小孩的一年要怎么样?要观察多少次星星,要采集什么标本,要会使用几种常用的药,要会主持会议,要学会做社会调查等等,他开了一个很长的清单,七、八十项。
抗战期间,陶行知与学生们在一起
我们今天的少年儿童绝大多数还是不会这些的,比如一个小学生能不能说出5种常用药的正确使用,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的,但是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都有。
主持人:当时我们去芬兰就很有感触,他们有一堂课叫家庭经济课,学校要教会学生衣食住行,怎么照顾自己。他们说会照顾自己,才有可能照顾别人,比如会教洗衣服、熨衣服、做饭、去超市如何买东西,如何挑东西,如何做预算。
杨东平:他们的家庭经济学,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
主持人:小学生,但是每个学年教的难度不一样,还有父母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问老师今天教到哪?
比如老师说教到熨衣服、洗衣服,父母就可以把这件事交给孩子了。他们的学习是为了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想想我们的孩子,尤其初、高中的孩子家务都不用做,只要学习好。所以 我们的学生,很多只有学习,没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