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不是高考越来越难,而是社会越来越卷


2024年06月08日03:00 www.caixin.com

元淦恭 (教育观察家、前媒体人)

又到一年高考时。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了1342万人,较去年增加了5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2019年以来,连续第六年高考报名人数超过1000万。

从本世纪初到2017年前后,中国新生儿数量一直保持在高位。新生儿数量出现快速下跌,是最近几年的事。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十几年,高考报名人数将一直在千万量级。

但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已经基本保持稳定,尤其是原985/211这样的重点高校,已经几无扩招空间。庞大的报名人数意味着较低的录取率,名校录取率就会更低。也无外乎媒体年年感慨,这一年的高考可能是“史上最难”。

但真要细究起来,现在高考的录取率,还是比以前高得多了。

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重回千万大关之前,2007年到2009年也曾连续三年出现过高考报名人数超过1000万的情形,其中高考报名人数的最高点出现在2008年,1050万。

2008年高考时,18岁左右的“高考适龄人口”约为2300万,高考参考人数1050万,其中应届生大约890万,占“高考适龄人口”的约39%。换言之,当时的“高考适龄人口”中有超过五分之三在中考时就被“普职分流”上了职高,甚至干脆没有读高中。

在只有不到四成的适龄人口参加高考的情况下,这一年的本科录取规模大约302万人,专科录取人数290万,本科录取率是28.8%,本专科录取率是57%

今年高考对应的18岁左右适龄人口是1600万,高考报名1342万,其中应届生大约在1100万左右。(网络上普遍传说今年有413万复读生,但这一数据没有来源,事实上教育部门从无关于复读生数量的官方统计,一般复读生占比在所有考生的15%左右,由于今年若干省份实行新高考考试科目体系和上年不同,今年复读生比例实际较往年还会有所下降,应届生1100万已经是基于对复读生数量较高的估计)

基于这一测算,今年适龄人口参加高考的比例在68%左右。“普职分流”的确是个客观事实,现在还是有接近三分之一的适龄人口无法上高中。但单从高考报名数字来看,普通高中的入学率比起十多年前的2008年,大体还是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

2023年全国本科招生487万,专科招生555万,本专科招生共计1042万人。假定今年高考录取人数和去年持平,今年的本科录取率和本专科录取率分别仍然会达到46.8%77.6%。这比2008年的录取率高出了不止一星半点。这是道简单的算术题,2008年,适龄人口中能上本科和大专的加起来,只有四分之一,现在适龄人口能上本科的,都超过30%

然而,无论是家长还是考生,对于高考的焦虑却比十多年前有增无减。

这种焦虑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高考本身在改革,各方都要有适应的过程;录取率再高,也总有落榜的人;本科录取率和本专科录取率增长虽然都比较快,但名校录取人数一直保持稳定,名校录取率不仅难以提升甚至还可能下行……

但在我看来,这些还都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高考焦虑的背后,是普遍的就业焦虑。

在中国,高考就是为了就业,这种观念根深蒂固。而文凭,则一直被视为好工作的“敲门砖”。

但文凭的确在贬值。以前,有个本科文凭也算得上“人才”,拿到名校文凭,甚至就是好企业Offer的保证。

这种贬值,并不完全是因为名校毕业生增加导致的。把2000年以后的大学生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比,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层级的人数确实大幅膨胀。但就2000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毕业得早和晚,其稀缺性差别没那么大。新世纪以来,原985211的重点院校扩招很少,录取率上升并不多,以前的985是百里挑一二,现在仍然是。

所以,学历贬值的主要原因不再是高学历人口的膨胀,而是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机会减少。姑且不论今天的好工作还能不能帮助一个人实现阶层跃迁,即使从绝对数量来看,好的工作岗位也变少了,对于应届生而言的“剧场效应”就更加严重,以前本科生可以拿到的Offer,现在要重点大学毕业生才能拿到;以前普通211就能找到的工作,现在能过简历关的可能都是清北和华东五校的学生。

伴随着经济调整,体制外就业似乎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应届生,更倾向于考公和考编。而随着涌向体制内的考生越来越多,考公考编的学历门槛也在提高,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卷学历”的倾向,加剧了内卷的螺旋。

所以,不是高考越来越难,而是社会越来越卷。

对高考难的种种抱怨和担忧,都源于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

教育问题的破局之法,从来不止在教育之内。如果中国经济的列车重新跑出加速度,家长和考生自然会对未来多一分希望;但如果高增长的黄金年代不会再来,全社会恐怕也只能适应这种变化。

过去人们的经验是,只要搭上一个行业赛道和明星公司的便车,就可以获得确定性的标准化的成功。而现在,这样的机会的确在减少,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在一个更扁平化、碎片化、个体户化的社会里,自己有什么独特的价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