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大学选了“养老专业”


2024年10月09日21:52 www.caixin.com

特稿|大学选了“养老专业”

今年,养老专业的首批本科生已经走入就业市场,他们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养老服务企业代表向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应聘者介绍招聘信息。

高考成绩揭晓后,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孙晓幸参加了学校的招生组,前往当地高中开展招生宣传。摊位前,不少学生和家长驻足了解。

一些学生对养老专业表现出浓厚兴趣,看好老龄化趋势下的中国养老行业的广阔前景。但也有同学对养老专业充满不解:“这个专业是不是毕业后专门给老年人推销保健品和营养品?”还有家长担忧地问道:“这个专业出来是否只能做护工?”

孙晓幸早已习惯面对关于养老专业的种种疑虑。2021年高考结束后,她在志愿填报书上看到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时,想起高中地理课堂上“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知识,感觉“这个专业就业前景不错”,便将其列在高考志愿内。

成功录取后,她的父母却发愁了,反复向她提及对养老行业“不太体面”的印象:不仅常常“端屎端尿”、“打扫卫生”,而且薪资水平也不高。因此,他们一直劝说她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制,选择一份更稳定的职业。

今年从养老专业本科毕业的盛思怡进入了一家养老机构工作。

出于对养老院老年生活的好奇,盛思怡在高中时报名参加了养老院的志愿服务。主要职责是陪伴老年人,和他们交流谈心。与“养老院暮气沉沉”的刻板印象不同,她发现老人们和蔼可亲,与工作人员的关系也格外融洽,这让她萌生了进入养老机构工作的想法。

在与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交谈中,盛思怡了解到,养老机构人员往往流动性很大,因而觉察到这个行业在人才方面的巨大缺口。在她看来,这意味着有丰富的就业机会。

2020年高考结束后,看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时,她便“动了心”。起初这一选择并未得到父母的支持,因为一提到“养老服务”,他们首先联想到的都是护理员、家政员等。但深入研读志愿填报书后,盛思怡和父母解释说,本科养老专业学的东西不一样:过去传统的专科养老专业侧重培训护理技能,本科专业则更侧重管理学的学习,旨在培养养老行业的管理型人才。

打消了父母的疑虑后,她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其列在了志愿填报的首位。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政策大力推进养老行业人才队伍建设。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设置家政学、老年医学、护理学等养老相关专业。

2020年9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山东女子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设立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并在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此后,中华女子学院、沈阳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超过30所院校陆续开设了以本科教育为起点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湖南女子学院、天津理工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开设了老年学本科专业。

中国已经形成了从中职到本科的分层次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但目前,养老专业的本科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等仍处于探索阶段。养老行业展现出广阔就业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养老专业在大众中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今年,养老专业的首批本科生已经走入就业市场,他们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

养老本科生学什么?

在设立本科专业之前,养老相关专业主要集中开设于中职和高职院校,定位在中专和大专学历层次。

1999年,长沙民政职业学院在全国率先设立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部门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的相关专业和课程。此后,多所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养老相关专业。

2021年,教育部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更名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截至目前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52所高职院校设立了这一专业。

黄静2023年毕业于福建某职业院校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该专业的第三届毕业生。她提到,该专业隶属于医学与护理系,偏向于培养养老服务领域的技能型人才。课程包括老年照护、老年康复学、老年中医保健以及老年人常见病治疗与预防等医护方面的知识。

黄静发现,虽然该专业的教育目标隐含着培养养老院管理领导岗位人才的导向,但实际教学重心显著偏向于护理技能的培训,老师往往更青睐那些在护理技能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

相比之下,管理方面的培训则较为薄弱,仅通过《养老院经营与管理》及《管理学概论》两门课程粗略介绍,而授课教师往往缺乏实际经营养老院的经验,对于书本上的内容也并不熟悉。“老师只会对着ppt念,我们根本没学到什么管理方面的知识。”黄静说。

新设立的本科专业的则更侧重于培养养老行业的管理型人才。目前与养老领域直接相关的本科专业有“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和“老年学”两个类目,分别属于公共管理类与社会学类。

至此,中国已经形成了从中职到本科分层次的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青岛长期照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纪斌解释,中职专业名称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强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传统养老服务,以健康老龄化为目标,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服务岗位。高职专业名称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在保留“智慧”与“健康”两大核心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内容,为学生从一线服务工作向管理岗位发展奠定基础。本科专业名称为“养老服务管理”,更加侧重理论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研究型及未来管理岗位的高层次人才。

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隶属于管理学院。官网介绍:养老服

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养老机构职业经理人、社区养老规划师和个人养老咨询顾问。毕业生可在养老机构、康复保健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单位和领域,从事养老服务策划、组织、经营,及养老服务咨询等养老服务全行业、全产业链的工作。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讲师陈晓华介绍,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社会学、管理学和护理学,专业必修课包括养老服务的政策与实务、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养老金融、老年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护理与保健等护理类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并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护理技能。

与专科院校相比,本科院校能提供更多的通识课程,如高等数学管理学、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等。“本科毕业生学习难度更高,获取的通识课程内容更为广泛,知识体系也更加全面。”陈晓华说。

实践方面,与多数学校不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要求学生从大一至大四每年都需要实习,实习基地由学校统一对接安排,合作对象包括上海及江浙沪地区的一些养老服务集团和社区,如人寿堂、万宏、九如城、国药康养、泰康之家、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等。

大一期间,盛思怡在一家养老院进行了基础认知实习,轮岗了行政、后勤、照护和餐饮四个部门,用六周时间整体掌握了养老机构的基本运作流程。大二实习因疫情中断。大三时她开始顶岗实习,即针对特定岗位深入实践,例如到社区提供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盛思怡负责在站点协助老人缴费,整理档案,免费帮老人测血糖、血压等。

到了大四,实习则更侧重就业准备。目前,盛思怡已在一家民营养老机构实习了近一年,在出入院、照护、后勤和活动四个部门轮岗。

其中,照护部门的每日任务包括召开早会,查房确保老人房间无过期食品,检查每层楼的卫生状况,记录并满足老人的各项需求,及在食堂关注老人的饮食状况。下午时段,她需要集中解决老人提出的各种琐碎问题,例如更换损坏的设备、处理房间内的蚊虫等。

盛思怡发现,相较于课堂上抽象的概念、知识,实践中会更关注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她认为,工作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在照护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往往是与老人的沟通。”在大一暑假刚上岗时,盛思怡被分配到一个任务——按照消防安全的相关规定,劝导老人不要在院内使用电动轮椅等电动工具。然而,这些工具对于许多老人而言是出行的必需品,让他们配合工作并非易事。盛思怡和其他实习生们连续多日劝导,但老人们依旧无动于衷。

无奈之下,盛思怡只能求助带教老师。老师告诉老人们,虽然不能用电动轮椅,但护理员可以提供出行协助,并不影响大家日常出行。这一策略迅速赢得了老人们的理解与配合。

通过观察老师和老人们的沟通过程,她才意识到,和老人沟通时需要特殊的技巧。她列出了一份与老年人沟通技巧的清单,例如:“与老人沟通时,先聊其感兴趣的话题如家乡、亲人等,建立信任后转换话题;可适度身体接触拉近距离,耐心倾听,给予反馈,不立即反驳,先理解再分析;语速适中,根据老人的听力调整音量,确保沟通顺畅。”

盛思怡的同班同学丁泽昊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在实习时,通过轮岗深入了解了养老院的基础业务运作,包括日常运营管理、检查照护工作以及各类活动的推广。

当中他参与了一个为老年人上门做体检的项目,需要检查握力和腕力等健康指标。他遇到了一位脾气颇为倔强的爷爷,爷爷平时几乎不跟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交流,对体检项目也很抵触。

为了化解爷爷的抵触情绪,丁泽昊开始利用查房和送餐的间隙与爷爷日常闲聊,询问他天气如何、饭菜是否合口等轻松话题。经过反复地接触交流,丁泽昊和爷爷逐渐熟络起来,对体检也不再抗拒。

“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面对老人态度要柔和一点,细心照顾他们的情绪。”丁泽吴总结道。

首批本科生的就业之路

实习期间,黄静在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院担任护理员,主要服务失能、半失能及失智的老人。她的日常工作任务包括每两小时为老人翻身拍背,负责老人的日常

生活护理,如处理排泄物、协助洗澡以及喂食等。此外,她还需要值夜班,最长曾连续工作三天三夜。

大专毕业后,黄静曾一度陷入迷茫,纠结是否继续从事护理员工作。

一方面,养老护理行业具有较大的人才缺口。2023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的养老服务人才状况专项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失能失智老年群体约有4500万人,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达到600万名,但目前相关从业人员只有50万名。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机构最紧缺的一类人才:在受调查的271家养老服务机构中,有85.6%的养老服务机构缺乏养老护理员。

基于此,多地发布了支持引导职业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养老、护理等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相关奖励政策,如北京根据工作年限分批次给予数万元的补贴,天津、广州等城市在办理落户时获得条件倾斜等。

护理技能熟练的人也更容易晋升至管理岗位。黄静分享说:“我有个同学中专学护理,大专学养老,毕业进医养结合的养老院一个月就从护理员升到了护理部主任。”

但另一方面,工作“又脏又累”,劳动付出与工资不匹配。黄静算了一笔账:“—个人要照顾十个老人,一个星期要上两个24小时的班,再上一个白班,只能休息一天,这样一个月才能到手七千到八千元,而且福利保障只有五险没有一金。”深思熟虑后,她最终选择转行成为工作相对轻松的社工。

黄静的选择并非个例,实际上,她的同班同学中大多也并未选择继续从事护理员。尽管他们已经掌握了熟练的技能,但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苛刻且待遇不尽如人意,很少有年轻人会选择从事这一职业。“基本上护理员都是年龄偏大一点的,很少年轻人会选择去当护理员。”

《报告》显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年龄构成、男女比例、文化水平存在结构失衡。养老服务人才以女性为主,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偏大,41—55岁年龄段的受访者占比56%。社会人员是养老服务机构最主要的招聘来源,远高于中职、高职、本科和研究院校的招聘来源。

针对结构失衡问题,今年1月,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着力加强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养老服务人才素质规模与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广大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相适应。

这意味着护理员等养老服务人员不仅需要满足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还需要提供心理疏导、用药指导、与家属沟通等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护理学、老年医学、老年心理学等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受教育程度偏低、仅能老人生活照料的从业人员则很难胜任。

但从过往经验来看,养老院难以留下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例如,大专养老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因为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工资低等,留在养老机构工作的意愿普遍不高。据央视2021年报道,北京市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在3年之内的行业留存率只有约30%。

这样的背景下,本科层级毕业生的就业之路,会更加顺畅吗?

2024年,首批养老专业本科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相比惨淡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介绍,有30多家养老机构在专场招聘会上为学校的33名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提供了120多个岗位。

《报告》中提到,基层管理人员、健康管家等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紧缺,其中

22.5%的机构缺乏基层管理人员。

一年实习期满后,盛思怡决定继续留在当前的养老机构工作。她回忆,该机构在宣讲会上描绘了一条相对明确的晋升路径,即在两到三年内轮岗熟悉业务后,有机会逐步晋升至院长职务。相比之下,其他机构在宣讲时对于晋升路线的描绘则显得模糊不清。

盛思怡希望先通过两到三年的轮岗,逐步升至中层管理,担任部门主管一职,长期目标是成为养老机构的院长。

丁泽昊成为了某大型养老集团的管培生。入职半年到一年后,根据工作表现和兴趣,他将正式定岗。他计划在十年至十五年的时间内,逐步晋升至院长职务。

他们告诉记者,养老院管理岗位的核心能力在于擅长与老人和家属沟通,妥善处理矛盾和各种突发情况,以及把握政府相关政策导向等。而这些能力的锻炼,只有通过一线工作才能获得。因此,无论本科还是专科毕业生,想要晋升管理岗,都需要从一线开始做起。

对于本科专业学生来说,虽然机构承诺保障晋升,但长期的轮岗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因为这意味着要在基层付出多年的努力才能获得晋升的机会。

孙晓幸提到,实习快结束时,养老院院长曾向他们介绍过院内的晋升制度:从护理员岗位起步,经由护士长、护理部主任至副院长、最终至院长。这一路径相对其他路径更为迅捷。因为护理员一线经验丰富,更加擅长处理老人与家属关系,了解基础的运营流程。相反,从前台职位向办公室文员、行政文员,再逐步晋升至副院长乃至院长的道路则显得较为漫长,期间至少需要七到八年的时间。但孙晓幸没有护理员证书,若选择轮岗,只能从前台做起。

纪斌解释,在养老照护管理方面,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和养老专业的学生各有优势。但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系统的照护技能训练,并在医院实习或工作中积累了实践经验,能更快适应养老机构的具体工作需求,包括对一线护理员的技能培训和督导。而养老专业的优势更多体现在资源整合、发散性思维等方面,在养老机构中层、基层管理实践层面,这些优势在短时间内不如直接的照护技能来得直接和有效。

薪资也是养老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前台的薪资微薄,一个月可能只有三四千,即使成功晋升至主管级别,薪资水平也相对较低,与其他行业对比来说不太理想。"孙晓幸说。

今年老年学本科毕业的梁子楚提到,春招时她面试成功了上海一家小型养老院的院长助理,但工资到手才3000多,在上海高昂的生活下难以维持基本生活。权衡之下,她选择留在了实习所在的某养老集团,继续担任“管家”一职。这份工作工资不到5000,但可以提供住宿,每月有600元的餐饮补贴。

虽然工资尚可,梁子楚对“管家”工作的满意度并不高。她发现,尽管管家职位特别面向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招聘,但实际上职业门槛相对较低。“管家做的事情很杂,每天要打电话确保老年人安全,和多个部门协同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问题,和安保部联系处理快递问题,和餐饮部联系满足老人的餐饮需求,和工程部联系维修设备,和医疗团队沟通健康状况等。”

基层工作的繁琐,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她的专业理想。“每天的事务非常琐碎,感觉不到有什么收获,也没有什么成就感。”梁子楚说。

因此,这一岗位的人员流动性很大。起初,该岗位吸引了近二十位实习生,他们的学历背景各异,既有专科也有本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离开,最终只有包括梁子楚在内的三个人留了下来。

她也不打算在这个岗位上久留:“第一工资低,劳累的程度与税前五千元的薪资匹配不上;二是职业地位不高,经常会被看作是伺候人的而受气;三是晋升空间狭窄;四是管家岗位难以培养专业技能。”

但她不后悔选择这一专业。每天工作的间隙,很多老人会抓着她聊天,从琐碎的家事聊到自己以往的人生经历,如果不刻意打断,老人们会一直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同时,她又常常面临老人们的生死离别,“这种感觉就像是体验了每个人的人生,陪着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

梁子楚未来打算继续精进自己养老行业方面的技能,尝试销售、老年营养师等方面的工作,“我后悔自己学得太早了,养老行业还是特别有前景的,只不过现在还没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的。”

人才供需如何匹配?

目前,养老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我觉得有些课程设置得不太好,跟我们以后的就业没什么关系。比如我们学习了中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运动医学概论,还有康复医学概论,但讲得比较笼统,实操性的环节不多。”在八周的实习时,孙晓幸发现,尽管课程涵盖了多个领域,但缺乏足够的实操训练,因而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难以应用到工作中。“相当于在学校学习了四年,在养老院又重新轮岗学习。”她直言。

梁子楚的专业名为“老年学”,学习的核心课程包括老年学、老年心理学、养老服务机构经营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学、老年营养学等。

她评价说,大学四年所学的课程内容较为广泛,但在特定领域上的技能锻炼稍显不足。“感觉比较粗糙地学习了养老的衣食住行,没有学到什么特别精的技能。”养老服务的工作职业类别细分为养老护理员、养老社工、老年营养师、健康管理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认知症干预师、辅具适配师等。而梁子楚认为课程在培训这些技能时并不精细,并不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孙晓幸实习时依次轮转了医疗、护理和行政三个岗位,发现养老院内似乎缺乏与专业直接对口的岗位——护理岗位通常面向护理专业毕业生,社工岗位更青睐具有社工专业背景的人才,而医疗岗位则主要招募康复医学或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

在和同学交流时她发现,某些养老机构可能会安排实习生当保洁,在厨房里负责洗菜、做菜,洗盘子当盘子,甚至可能被分配至门卫岗位。“机构对专业的定位不准,那么他们也不知道把我们往哪安,可能就随便找点活给我们干。”

纪斌解释,目前养老行业的人才培养存在供需错配的问题。一方面,校企对接不充分,机构不了解学生们能干什么,学校也不了解机构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比如,养老管理专业的大专和本科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感到模糊,认为自己将来会从事管理工作,而非一线服务。然而,养老机构最缺的就是一线护理员,机构对学生所学内容也不了解,所以往往安排其从事一线护理工作。这种职业定位的差异导致了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高流失率。另一方面,许多学校的课程设置未能紧密结合养老行业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知识难以直接应用于工作中,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

陈晓华也曾撰文指出,目前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存在“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程脱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因为目前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善,企业参与程度有限,导致实践环节缺乏深度。

她还提到,学科建设的核心挑战之一是缺乏完全适用的教材。专科的专业课教材在系统性、理论性上都有所欠缺,与本科的课程不完全适配。“目前,学校正在自编一整套的养老服务管理方面的本科教材,即将进入出版的环节。“她介绍说。

陈晓华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明确双方在人才培养上的责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教师应及时关注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技术成果,将其引入课程中,确保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当前养老专业使用的许多教材存在内容宽泛但不够深入的问题,即“全而浅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教材虽然覆盖面广,但在具体知识点上缺乏深度和细致探讨。”纪斌建议,本科阶段的养老专业教材应加强特定领域的纵向深度,如法律风险应对、行业政策解读及行政服务等。通过深入挖掘这些领域的细节和实际应用,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复杂情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此外,在师资建设方面,鼓励教师先到养老机构实习,深入了解行业实际情况,以提升其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

纪斌介绍,目前业内正推动产教融合的尝试。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今年7月组织召开了全国及京津冀养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工作会议,聚集了开设养老专业院校的学科带头人和主要的骨干教师,以及国内养老行业的头部养老企业,对中职高职本科系列课程标准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形成教材、课题跟进实施的综合举措。“让行业的专家直接参与课程的标准化设置和教材的编写。通过这样的合作模式,能够更加精准地对接行业需求,避免传统教育中可能出现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

总体上,对比庞大的老年人基数,目前开设养老专业的院校规模仍显不足。纪斌提到,“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部分省份老龄化程度较高,养老机构数量也多,但是省份内开设养老相关专业院校规模不足,在校生人数少,这反映出养老专业人才数量供给数量与需求间的不匹配。”

养老专业人才培养正在提速。2024年,有7所本科高等院校增设了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此外,民政职业大学、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增设智慧健康养老管理职业本科专业,从今年起开始招生。该专业学制为四年,毕业后授予管

理学学士学位。

在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中,日本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日本,养老行业从业人员被称为“福祉士”。迄今,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以福祉士高中、高等职业专门学校、短期大学、四年制大学为主体的福祉士培养体系,并以国家考试为手段,形成了福祉士国家资格的认证体系。

1987年《社会福祉士与介护福祉士法》颁布以来,日本明确了养老服务人才的主力——社会福祉士与介护福祉士。社会福祉士负责养老护理工作的咨询、管理和指导,并联络各方进行协调协商等工作,介护福祉士则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具体的照护服务。两类专业人员共同合作,完成从福祉咨询到护理实施的一系列服务。

社会福祉士多源自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经专业培训与职业资格考试后上岗。而介护福祉士则主要通过高等职业专门学校及部分四年制大学进行培养,通过相应的国家认证资格考试,才能从事一线的护理服务工作。其中部分院校多采取介护福祉士与社会福祉士双证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兼具领导力与专业技能的领导人才。

课程设置方面,日本以厚生劳动省颁布的教学大纲为基准,并根据本校特色,因地制宜进行补充教学。

完善的教育体系与健全的资格认证制度保障了福祉士的培养质量,但是养老服务人才数量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样在日本存在,主要体现在专业吸引力不足、实际招生人数连年低于计划招生人数。例如,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预计到2025年,介护福祉士缺口将达到32万,到2040年缺口将扩大到69万人之多。

为此,日本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开展宣传加深公众对养老服务行业的了解,为学习介护福祉士的学生提供助学金,以及提高高水平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社会地位与薪资水准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