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琼瑶的爱情是一剂甜美的毒品


2024年12月11日10:55

林采宜/

琼瑶仙逝,人们谈论她,无论褒贬,都把她跟爱情联系到了一起。爱情,是琼瑶小说的标签。

琼瑶笔下的爱情,如同金庸笔下的英雄,是白日梦。情窦初开的少女幻想着英俊多金的王子骑着白马而来,疯狂地爱上自己,而后上演一场要死要活非你不娶非你不嫁的痴狂恋情,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样的爱情就像蟹黄,鲜美倒是鲜美,吃三天,顿顿美味,再往后呢?就没有“往后”了。因为蟹黄这东西,若是天天吃,最后必吃成痛风,手不能举,足不能步。所以,琼瑶的爱情故事都没有往后,因为真实生活的“往后”大多是不堪入目的一地鸡毛。

同样,荷尔蒙爆棚且激情无处安放的少年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投射自己的臆想。金庸是少年的白日梦,琼瑶是少女的白日梦。英雄和爱情,在意淫中惊天动地、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

三十年过去,如今,白日梦依然是年轻一代的奶头乐,只是手里的书本换成了屏幕里荒謬的霸道总裁宠妻剧和花钱购买的各种游戏装备。女生们在幻想中被爱被宠、男生们花钱购买游戏装备把自己打成旷世战神。

爱情和英雄,都是迎合荷尔蒙的商业糖果,专门喂给风华正茂的青葱少年。幼稚的人群特别容易激情澎湃,激情和幼稚交媾出来的恋爱脑可以诞生无数华丽的想象,这些想象在琼瑶的小说情节里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

在年轻人那里,还有一样东西,销路跟白日梦一样好,那就是预制菜的料包,口味很浓,气味很香,用化学品调制出来的“膏粱厚味”,让味蕾如痴如醉。

预制菜很香,吃多了伤胃,爱情迷魂汤很美,但喝多了伤脑子。所谓“智者不入爱河”就是指琼瑶笔下的人工河,滔滔不绝全靠意淫。

长寿的婚姻,多半是寡淡的米饭,一天三餐,没啥滋味,却天长地久。互不相干的一对男女走到了一起,有了孩子,变成了血缘关系,在鸡飞狗跳和百般无奈中相爱相杀,磕磕碰碰地走下去,没有走散的夫妻要么是生存需要,要么是亲情使然,生存也好,亲情也好,都是利害的一种选择。

至于只有十八个月保鲜期的爱情,就跟那个安全套一样,质量再好,也用不了一辈子。

也有一些感情,如同肉桂,第一泡,是扑鼻的香气,闻闻都醉人,再而后,是热烈而甘醇,岁月如水,不断地泡着,直到最后,泡出了苦味或者是馊味,不好喝,但铭心刻骨,张爱玲的《半生缘》,就似这种,顾曼桢与沈世钧之间欲进不敢、欲罢不能的那种纠结和酸楚,渗透着男女之间绵长却难以诉说的痛。

张爱玲的爱,像是伤口里流出来的血,开始是温热的,后来呢,逐渐变凉,变成了皮肤上坚硬的血痂,或许未必铭心刻骨,但的确是肉身上永不消退的疤痕。

张爱玲笔下的生活,大部分阴暗晦涩,她的爱情也一样爬满了虱子,在时间的风中,晾干了暗红的血迹和看不见的泪痕。

我以为,华丽的故事后面大多数是浅薄而激昂的灵魂,而幽暗的内心深处那些结痂的血迹,反而是真实的人生。

还有一些爱情,如烟火,男女双方不顾一切如飞蛾扑火,最后一起烧成了灰烬,鲁迅的《伤逝》就是写扑进爱之火堆之后,如何无声无息化为灰烬……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也是。

灿烂的烟火烧到后来,结局是什么,大家都懂。

从喜剧到悲剧,中间只需要隔一段时间。

琼瑶的厉害在于,她的烟火没有“后来”,时间这东西,如同酵母,掺进任何一段爱情,都会发酵出跟“当初”很不一样的味道。时间,几乎让所有的爱情变质,所以,琼瑶剧的爱情里面,没有然后……抽掉了时间,爱就变成标本、凝固在浓艳的瞬间。

生活中,还没长大的叫幼稚,长不大的叫傻瓜。

那些迷迷糊糊捧着琼瑶的小说走过青春的女孩,后来,把自己孩子的名字取为子涵、梦轩、紫薇、心萍的母亲,岁月的煎煮油炸为什么没有烹熟她们的大脑?

只能说,幼稚和傻都是病,但不是同一种病,前者在阅历和时间里能治愈,后者则无药可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