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放榜,改革后“首考”有何重要变化?|教育观察
新中考紧贴新课标、新高考要求,突出能力导向,灵活度在提高。受访考生普遍反映数学成绩不理想,成为主要拉分科目
2025年6月25日,北京市十一学校考点,考生结束考试走出考场。
7月9日,李茜凌晨4时醒来后便再也无法入睡,因为这一天是北京中考放榜的日子。李茜打开手机,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舒缓压力:“比(自己)当年高考还要紧张。”
原定于9日13时30分可查询的中考分数,提前至当天上午10时左右开放查询。看到分数的那一刻,李茜心里有所准备,但还是不禁失望:孩子把最差的一次数学成绩献给了中考。
作为北京新一轮中考改革后的“首考”,此次中考在科目、分值和招生政策上均有调整,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成绩公布后,各科考试难度、考生分数分布、校额到校录取情况,是各界观察中考改革趋势的关键依据。
有人欢喜有人愁
根据北京市教委的安排,2025年开始,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小四门”被列为考查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不再计入中考总分。道德与法治由闭卷考改为开卷考。这一改革以“减负”为目标,旨在减轻学生机械记忆、反复刷题的负担。改革之后,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德与法治和体育与健康6门,总分510分。
不过,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虽然要求记忆背诵的科目减少,但中考紧贴新课标、新高考的要求,突出能力导向,灵活度在提高,对不少考生来说是新的挑战。此外,各科的分值占比发生变化,理科薄弱考生的短板会被放大。具体来看,语、数、英三科的分值权重从15%上升至19%,物理分值权重从12%上升至15%。
2025年中考结束后,考生普遍反映数学考试难度较大。东城区家长尹东对记者表示,(孩子)一模、二模考试数学分数都是96分,但此次中考数学只考了86分。“主要是错了代综和新定义题,这分数感觉北京市二中有点够呛。”尹东语气中透着些许遗憾。
初二便通过“1+3项目”提前锁定高中的学生李玉对记者表示,已经初步学习了高中数学内容,但中考数学只拿到了76分。
海淀区初三学生阿白中考取得了490分的高分,她对记者表示,自己除了数学和物理,其他科目都是满分。目前没考好的朋友、同学也基本是被数学和物理拉分了。
北京中考改革之前,曾因试题过于简单,陷入“高分扎堆”争议。2022年,“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次中考,北京全市中考成绩较2021年大幅拔高,其中又以海淀区尤为突出:仅655分以上(满分660分)就有517人,全区前2000名的入口卡在了651分,即失分率不能超过1.3%。(详见记者报道《中考再变盘》)
从今年成绩来看,高分扎堆情况较往年有所缓解。据官方统计,2025年北京共有11.05万考生报名参加中考。北京城六区海淀、西城、东城、朝阳、石景山、丰台500分及以上的人数分别有50人、27人、9人、17人、1人和0人。记者统计,在海淀区,约22%的考生集中在490-470分区间段。
中考签约跑校战拉开帷幕
中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心里的石头并未完全“落地”,接下来将进入中招咨询和志愿填报的关键阶段。围绕优质高中的争夺依然激烈。
北京朝阳区家长李桂梅得知孩子成绩后,立刻带孩子去“跑校”。所谓中考签约跑校,是指北京中考成绩公布后,学生及家长为争取进入优质高中的实验班,在各个学校之间穿梭,寻找更优录取结果的行为。
李桂梅表示,她和孩子的目标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分校和清华附中朝阳分校的实验班,“但从孩子的分数看,只能进普通班。目前先签下了陈经纶中学的实验班,但离家太远,过去(上学)就得租房。”
通常情况下,学校会依据学生的中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与符合条件的学生签约。签约的具体条件因校而异,一般要求学生的中考成绩达到学校设定的录取分数线或特定班级的录取标准。
据记者了解,9日当天,北京海淀“六小强”中的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十一学校的签约门槛均在490分及以上。一些学校门口挤满了前来“跑校”的家长,但个别学校要看成绩条,分数达到学校门槛,家长才能入校。
北京海淀区家长方芳对记者表示,孩子考了469分,在海淀区排5000多名。今天跑了几所学校。“但各个校报分都偏高,过几天再看看。能上‘六小强’,就不嫌远,但现在分数不够,只能看区重点离家近。”方芳说。
也有一些“幸运儿”无需在炙热的天气里“跑校”,焦灼等待各校的回复。
通过“1+3”项目顺利上岸的李玉表示,他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中考成绩对他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合格即可。
“1+3”培养实验及集团直升两类升学路径,是北京近年探索的人才选拔和培养创新方式。根据北京市教委规定,进入实验的学生自初三年级第一学期起在实验学校就读,学籍转入实验学校,按规定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后升入实验学校高中。
从近年数据来看,虽然中考统招仍是主流的升学通道,但通过其他路径完成升学的初中生数量呈上升趋势。而随着中考竞争日益激烈,“1+3”项目、“0.5+3”集团校直升等中考以外的升学通道备受学生家长追捧。
北京通州区的熊力中考分数476分,区排330名,但校排名第一,可以享受市级统筹名额,到海淀区“六小强”之一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学,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根据今年3月北京发布的中招政策,录取总分达到430分,且综合素质评级达到B等的考生方可填报市级统筹和校额到校相关志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北京校额到校实现初中校全覆盖,覆盖范围从“一般初中校”扩展至“所有初中校”。这意味着就读于普通校的初中生,如果在校内名列前茅,便有机会通过校额到校政策进入知名高中。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此前对记者指出,校额到校全覆盖之后,对实现教育均衡是有益的。校校有进入优质高中的指标后,普通初中学生入选优质高中的机会增多,家长不必再为孩子入哪所初中而绞尽脑汁,有助于缓解学生小升初的择校焦虑。
根据《2025年北京中招计划说明》,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13日8:30—17日17:00,考生届时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cn)填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