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就业需求旺盛促使深圳高校崛起 高考投档线“逆袭”广东多所传统名校
当前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再像过去那样仅关注学校排名,还会综合考虑学校所在城市、专业前景、校企合作资源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率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省内高校格局生变,在2025年普通高考物理类本科批次投档分数线排行榜上,深圳高校崛起,完成了对总部位于广州的多所传统名校的“逆袭”。
广东省共有78.4万名考生参加2025年高考,其中物理类考生超过44万人,占比超过56%。最终,物理考生当中有21.8万人次得以在高校本科批次投档。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省内高校格局生变,在2025年普通高考物理类本科批次投档分数线排行榜上,深圳高校崛起,完成了对总部位于广州的多所传统名校的“逆袭”。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数据显示,在广东省内高校的物理类投档最低分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666分稳居榜首,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和南方科技大学分别以662分和652分位列二三位。这意味着,深圳三所高校包揽了榜单“前三甲”。
在这份榜单的前十名中,深圳高校占据了四席,另一所入围学校是深圳理工大学,投档最低分为629分,位列榜单第五名。可供比较的是,广州两所985高校即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投档线分别为628分和622分,分列榜单第六名和第七名。在这份榜单的前20名中,深圳共有8所高校上榜,比广州多出3所。
这一格局与10年前形成鲜明对比。2015年,中山大学以641分领跑广东省内理工科录取分数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634分屈居第二;深圳大学排名第五,亦落后于广州的暨南大学。彼时,深圳仅有这两所高校进入榜单前十名。
随着哈工大(深圳)加入本科招生阵营,深圳高校开始集体发力。据记者统计,2016年至2025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理科/物理类投档分数线蝉联榜首;哈工大(深圳)的理科/物理类投档分数线则在10年间大涨73分,录取考生在广东省内的最低排位亦从第9537名跃升至第1730名,如今该校已稳居上述榜单“前三甲”;深圳大学则在2023年实现对暨南大学的首次反超,并持续领先至今。
深圳新建高校的表现更加亮眼。例如2024年成立的深圳理工大学,在2025年扩招70%的情况下,仍将物理类最低投档线推高了5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分别在2023年和2025年升级为本科院校,这两所院校在2025年的最低投档线均为566分,全部超过了广州的传统工业强校广东工业大学。
“易生涯教育”旗下的一名高考志愿规划师告诉记者,近年来深圳高校投档线“水涨船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深圳考生不愿意去其他城市上学,而深圳又缺少民办本科和二本院校,倒逼学生只能“卷分数”,这使得深圳本地考生“非常欢迎一些专科学院升为本科”。
高考分数线上涨,是深圳产业升级与教育布局深度融合的结果。深圳于2022年提出“20+8”产业集群战略,2024年进一步明确“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目标。产业导向映射在高校专业设置上,对标当地龙头企业需求。
比如深圳大学开设了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卓越AI人才培养特色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金蝶云特色班等33个特色班;深圳技术大学开设了腾讯安全英才班、龙芯英才班、比亚迪未来出行英才班等17个特色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与新凯来、航顺芯、深开鸿、汇川技术等多家深圳企业产教合作;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则宣称其2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和84个全日制专科专业“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100%”。
一名在2025年填报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本科学院计算机应用工程专业的考生告诉记者,她打算本科毕业后就直接工作,“在网上了解到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在深圳就业情况很好,人工智能也是现在大火的发展方向”。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升为本科之前就以就业质量闻名。中国薪酬指数研究机构发布的《2022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TOP30》显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薪酬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愈演愈烈。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74万人,而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1222万人,较五年前增长近四成。但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经济增速放缓通常意味着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减少。
多名业内人士均称,当前毕业生“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面是法律、新闻、管理、建筑等传统专业毕业生扎堆竞争有限岗位,另一面则是高新技术产业面临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当前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再像过去那样仅关注学校排名,还会综合考虑学校所在城市、专业前景、校企合作资源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率。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在2024年,深圳的GDP增长5.8%,较广东省和全国的平均增速分别高出2.3个和0.8个百分点,这一增速在一线城市中位居首位。
广东汕头一名以576分成绩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录取的物理类考生称,自己和身边的同龄人都对深圳这座城市很向往,“因为城市化程度高、机会多、科研水平强”。广东韶关一名以568分成绩被同一所大学录取的考生亦称,在他的认知中,深圳是一所“繁华、有钱”的城市,腾讯、华为等高新技术企业也都集中在深圳。
智联招聘和泽平宏观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5》报告显示,深圳位居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的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2020年至2024年,深圳持续保持人才净流入状态。
这也意味着,深圳高校面向全国其他省份的招生分数线也有可能大幅提升。比如在2025年,深圳大学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物理类投档最低分为604分,超过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等诸多985高校;深圳技术大学在广西的物理类投档最低分为584分,也超过了暨南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理工类211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