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综合信息 > 详细页面

知名创新学校遇经营困境 “一土”办学波折引关注


2025年11月18日12:30 caixin.com

知名创新学校被曝遇经营困境 “一土”办学波折引关注

学生家长称学校仍正常教学。创校之初,一土学校以“培养内心充盈的乐天行动者”为目标的创校理念打动了诸多教师和高知家庭。然而在近十年的办学过程中,该校波折不断,频繁搬家、更换合作伙伴


北京市朝阳区一土致知学校。图:北京一土致知学校

10月以来,有关北京知名创新学校一土致知学校“暴雷”“欠薪”的传闻在网络上发酵。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自称该校教师的博主称被学校拖欠薪资两个月,亦有供应商反映被学校拖欠服务费用。

1111日,一土学校创始人李一诺在其运营的自媒体账号“奴隶社会”上撰文,对传言做出公开回应。她在信中坦言:“从202510月开始,北京一土致知学校账上就没有多少钱了,无法给老师和员工正常发放工资,无法支付供应商欠款。目前华章借钱支付了10月份一半的工资,11月份的工资款还在筹措中。”

一土致知学校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2024年由一土学校和致知学校两所民办学校合并而成。其中,一土学校由李一诺、申华章夫妻二人创办成立于2016年,以打造中国创新教育的标杆而闻名京城。致知学校(曾用名北京市朝阳区百年实验学校、北京市朝阳区百年致知双语学校)创建于2006年,是一所集小初高于一体的民办双语学校。两所学校合并后,由申华章担任总校长和法定代表人,负责学校的整体运营。

一土致知学校在北京、广州拥有两个校区,此次被爆出运营危机的为北京校区。据介绍,目前北京校区有500多名学生在读。广州校区与广州华美学校合作,有相对稳定的场地,目前有100多名在校生。

两所民办学校之间的合作曾被外界看好,如今的现金流危机令观察者倍感遗憾。未来办学如何持续?

现金流危机如何出现?

公开信息显示,李一诺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曾任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申华章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加州理工学院。2016年,夫妻二人从美国硅谷回国,因无法为儿子找到理想学校,决定自主办学。当年4月,李一诺在“奴隶社会”发表《一土学校非官方启事》,提出培养“内心充盈的孩子: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能做什么”的教育愿景。

20169月正式办学至今,一土学校已走过9年时间。李一诺在公开信中表示,“在北京我们一直为了昂贵的场地和办学证照在努力,因此不得不多次搬家,找合作伙伴,这些年付出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和心力。”

据记者了解,在与致知学校合作之前,一土学校因办学资质和校园场所的频繁变动经历重重波折。直到20244月两校合并,一土学校方解决全学段办学资质问题,并且迁入致知学校,有了稳定的校区。致知学校在与一土学校合作之前,也已出现经营问题,合作并非毫无条件。

李一诺表示,“一土负责运营学校,和致知共同承担之前致知积累的数千万债务。”这也为双方后续矛盾的爆发埋下伏笔。

据接近该校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该校的主办公司为北京百年传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4个股东分别为北京一土一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年佑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致知立德科技有限公司和秦润超。其中,北京一土一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一土一路教育)为公司大股东,成立于20244月。申华章在一土一路教育中担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陆楠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王辰薇为监事。

据李一诺描述,虽然申华章担任总校长和法定代表人,但在董事会中致知方占主导地位。

李一诺在公开信中提到,致知方用一土致知学校的现金流做抵押,从兴业银行、海尔融资租赁、北京银行贷款5000多万。贷款而来的钱绝大部分都没有用到学校,而是被转移到关联公司和偿还与上一个合作伙伴的“分手费”。结果导致本应用于学校的资金被掏空,出现现金流困难,学校背负巨额银行贷款。公开信称,作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申华章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现金流如何能够贷款成功,广东知恒(西安)律师事务所赵丽璇律师对记者表示,针对民办营利性学校,现金流本身是不能直接抵押的,一土方提到的“能抵押的现金流”有可能是学校的收费权或者类似的应收账款、未来收益,且与教育设施无关。

截至发稿,致知方未对该事件作出回应,一土方未接受记者采访。

对于纠纷双方的行为定性,上海众华律师事务所律师黄燚提醒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实际证据审慎判断。他向记者介绍,民办学校有别于国家设立的公立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下称《实施条例》)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各类民办学校,设立需要明确的章程和法人代表、经营场所及办学资质等设立条件。他由此分析,营利性民办学校可依法自主筹措资金并自负盈亏,据李一诺信中所述,致知方利用学校现金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贷款,用于民办学校教学及运营的操作本身,并未超乎法律法规框架之外。

至于信中提到的贷款被转移至关联公司用于偿还上一个合作伙伴“分手费”,黄燚表示,首先要尊重一个合法经营的法人主体的日常自主经营权。即营利性民办学校可以自主决定融资款项的使用,只要融资款项符合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后管理规定及《实施条例》规定的用于办学及运营,资金使用就合法合规。黄燚认为,“分手费”或属于两个办学主体之间合作的一些先决条件,如果在合作初期已经明确谈妥并订立了相关的协议或者约定,那么融资款用于支付所谓的“分手费”也不是一种违法违规的行为。

学生、教师权益如何保障?

20244月,该校合作之际,一土学校和致知学校分别发文表示,新学校将在小学与初中段提供支持学生根植中国的两个教学体系,即一土双接轨体系与致知的IB融合多元发展体系。中学段将整合双方优质资源,提供IBA-LevelAPOSSD课程及多个国际教育认证,同时包含国内高考方向的全球化多元升留学路径。

据接近该校的人士透露,虽然两校合并,一体招生,但学生分开管理,致知的学生是IB课程体系,一土是双轨课程。

一名一土致知学校五年级学生家长对记者表示,自己知道学校出现了一些状况,但目前学校教学仍保持正常。老师和孩子也都正常,最近去学校参加家长工作坊,以及一对一的家长会(语数英三科都沟通),都没有异常。“孩子每天都很开心。”该家长很满意孩子在学校的状态。

后续学校将如何渡过此次危机?李一诺在公开信中表示:“最近这次危机,我们把能找到的钱都悉数放进去了,华章用个人信用借钱给老师发了半个月的工资。下一步的工资,还在筹措中。”

2016年办学以来,一土多次搬家、变更办学场所。20191月,一土学校曾与老牌国际学校BISS宣布全面合作,旨在整合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包括运营管理、课程优化及国际交流项目。BISS提供IB课程资质,一土负责创新教育模式。

2020年,BISS突然声明与一土“无任何合作关系”,并禁止其以BISS名义招生。随后一土搬离BISS校区,双方陷入法律纠纷。

对于与BISS的合作,李一诺在前述文章中也有所提及。她表示,虽然一土在与BISS的诉讼中胜诉,但由于对方现金有限,作为置换,方才有了和致知学校的合作。

一土致知学校被曝现金流危机,引发公众对国内创新教育现状的讨论。前述家长表示,相信双方管理层没人希望学校爆雷,更没有人敢故意把学校破坏掉。致知已经不是第一次与其他学校合作了,之前也有问题;一土也一样,都很波折。“这可能就是私校、创新学校发展过程中避免不了的问题。我相信一土和致知两方管理层最终能解决问题,让学校保持正常秩序。”


分享到: